盡管早就約好,見到南昌軌道交通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云峰,還是比既定時間晚了一些。
他實在太忙了。
南昌軌道交通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云峰(左四)視察工作
“南昌軌道交通集團成立于2008年10月,至今已走過10年發展歷程。”
李云峰告訴本刊記者,“十歲”這個年齡,猶如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充滿著陽光和希望,渴望發展和成長。
為了確保地鐵建得起,百姓坐得起,南昌軌道交通集團秉承“弘毅拓業、和同共進”的企業精神,堅持“跳出南昌看南昌、跳出地鐵看地鐵”。
在借鑒國內外城市經驗的基礎上,通過對地鐵車站、上蓋空間及沿線周邊有效資源進行合理規劃、綜合開發,形成以地鐵站點為中心的集交通、居住、餐飲、購物、娛樂、文化于一體的綜合服務性社區,有效滿足輻射半徑內社區居民絕大部分需求,形成人氣、商氣、財氣商業黃金鏈條,實現南昌地鐵“自我投資、自我開發、自我建設、自我發展”的良性循環。
李云峰表示,南昌軌道交通集團前面的十年是創業的十年,集團總資產從當初的1.5億元到今天的625億元,人數從當時的80人到現在的將近4000人,加上在校培訓將要加入的隊伍,其實是6000人。
他相信,到4號線開通,集團將是真正的“千億萬人”企業。
站在這樣的歷史發展節點上,南昌軌道交通集團面臨著“再創業”。
為此,南昌軌道交通集團提出“砥礪奮進新時代 面向未來再創業”的號召,要求全體地鐵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馳而不息謀發展,凝心聚力再創業。
話題就此深入展開。
七大戰役:打響再創業第一槍
1927年,八一南昌起義打響了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斗爭和創建革命軍隊的第一槍。
多年過去,南昌軌道交通集團也要在今年打響再創業的第一槍。
“什么叫創業?就是走別人沒有走過的路。”李云峰說,“什么叫再創業?我的理解是,我們今天攀登的每一個高度,都是‘再創業’。
勇攀高峰的南昌軌道交通集團,全力以赴打好“七大戰役”,全面開啟南昌軌道交通發展新征程。
打好國企黨建堡壘戰:注重在思想、宣傳、廉政等方面發揮引領作用,扎實培育黨建特色品牌,嚴格規范黨建監督考核,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
打好地鐵建設攻堅戰:樹立“抓前期就是抓項目”的理念,切實做到征地拆遷要“趁早”、工程建設要“及時”、建設規劃要“盡快”,確保2號線后通段及3、4號線按時間節點加快推進。
打好地鐵經濟繁榮戰:著重加大現有上蓋物業的開發經營,重點推進田園綜合體建設,創新地鐵資源經營,盤活融資收儲用地,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
打好質量安全保衛戰:牢固樹立“隱患就是事故”的意識,大力推行質量安全標準化建設,切實做到集中力量抓防控、堅定不移抓整改、鐵心硬手抓問責,確保安全生產形勢穩中向好。
打好綜合服務持久戰:采取“匠心”提升運營服務品質、“精心”防范經營風險、“貼心”提供便民服務、“熱心”彰顯人文關懷的措施,將南昌地鐵打造成一道城市的文明風景線。
打好企業文化升級戰:本著“提升企業軟實力、助推企業發展”的思路,對外塑造企業文化品牌,對內打造鐵軍文化,逐步構建一整套企業文化體系。
打好信息智慧提速戰:按照現代化管理理念,立足業務發展需要,努力構建財務管控、風險預控、高效便捷的智慧管理體系。
李云峰告訴本刊記者,打好這“七大戰役”,南昌軌道交通集團的舉措是“七個一”:一個戰役,一個領導,一個方案,一個目標,一套人馬,一個機制,一個成果。
也就是說,這“七大戰役”由集團分管領導牽頭負責,每月對“七大戰役”進行督查和通報,確保到年底取得成效。
多措并舉:加速進入線網時代
“2017年,是收獲的一年。”李云峰不無感慨地說,集團凝心聚力、攻堅克難,打贏了南昌地鐵2號線首通段建設攻堅戰,引領南昌邁入地鐵“換乘時代”,給全市人民帶來了方便。
李云峰告訴本刊記者,在2017年工作基礎上,打好地鐵建設攻堅戰,加快形成地鐵線網,2018年,南昌軌道交通集團將著力做好三方面工作。
一是征地拆遷要“趁早”
緊緊依靠地鐵建設指揮部的密集調度,及時化解工程建設難題;緊緊依靠各縣區和兄弟單位的大力支持,加快房屋征遷進度,確保按時間節點交付施工場地,盡早實現新線全面開工。
二是工程建設要“及時”
與各施工單位簽訂軍令狀,明確一級、二級甚至三級時間節點;嚴格按既定時間表、路線圖開展實時督辦,倒逼工作落實。
超前謀劃“聯調聯試、三權移交”各項前期準備工作,加快推進3號線工程機電系統PPP項目招標工作。
確保年內地鐵2號線后通段區間全部貫通,3號線、4號線節點按期完成,從而有力推進2019至2021年每年開通一條地鐵線路。
三是建設規劃要“盡快”
密切跟進第三期建設規劃的報批工作,推進方案盡快落地,統籌開展好5號線以及1號線北延至機場段的前期規劃工作,爭取工程早日開工建設,加快引領南昌地鐵由“換乘時代”邁入“線網時代”。
李云峰表示,“地鐵線路由“1”到“2”,不僅是簡單的數字變化,更是推動南昌快速發展的變化:這種變化給南昌帶來的是奔馳的速度,是一江兩岸不斷縮短的距離,是城市不斷飛奔向前的動力,更是一種和諧幸福的生活。”
民生導向:打贏綜合服務持久戰
南昌軌道交通集團是全市六大融資平臺中唯一的公益性企業,始終堅持民生需求導向,牢記企業公益屬性,著力提升服務品質,努力將民生工程做實做好。
據了解,自2015年12月26日開通試運營以來,南昌地鐵已安全運營827天,運營秩序總體平穩有序,運行圖兌現率和列車正點率均遠高于國家標準,已成為城市的靚麗名片和重要窗口。
基于此,南昌軌道交通集團提出要把綜合服務作為持久戰來對待。
“下一步,我們將一如既往地堅持民生需求導向,大力提升服務品質,重點做好以下四項工作”,李云峰表示。
一是“匠心”提升運營服務
結合市民的出行需要,建立多元化乘車支付系統,優化站廳站臺導示系統,力爭年內落實到位,實現服務水平“好中再優”。
持續提升維護、檢修精細化水平,優化設備維修規程,提高故障排查及處置能力,保證運行圖兌現率、正點率高于國家標準,確保地鐵運營“穩中走強”。
加快推進節能降耗工作,優化人員配置標準,建立物資消耗定額,實現運營成本“低中再降”。
二是“精心”防范經營風險
加強對各項資金支付業務的審核,保證資金的安全完整。做好預算執行控制,完善預算資金的支付、調配。開展分子公司負責人任期經濟責任審計,加強軌道交通項目專項審計。
三是“貼心”提供便民服務
優化2號線首通段列車運行方案,滿足客運高峰時段市民出行需求。繼續完善列車運行應急預案,辦好96999客服熱線,做好施工圍擋“瘦身”,嚴控建筑工地揚塵,確保第三方機構開展的乘客滿意度調查的分值為8.5分以上。
四是“熱心”彰顯人文關懷
繼續打造“小鮮鷺”和“地鐵福利哥”兩大品牌,籌備拍攝運營公益宣傳片,繼續辦好地鐵工人業余大學和職工之家,不斷增強員工的認同感。
文化鐵軍:外塑品牌、內化價值
美國GE公司前CEO杰克·韋爾奇說過:“健康向上的企業文化是一個企業戰無不勝的動力之源。”
談及文化,李云峰頗有心得:一個健康向上的企業,企業文化需要不斷地“文”、“化”于心、于行、于制、于物。
對于南昌軌道交通集團而言,按照“鍛造一支鐵軍”的目標要求,打造居安思危、警鐘長鳴的“安全文化”,勇于探索、勇闖新路的“創新文化”,清正履職、清廉從業的“清正文化”,以文化促進工作提升、以文化促進企業發展。
“我們通過開展首屆‘我為集團發展獻一計’活動,帶動了全體干部職工的思想進步,進一步凝聚了力量,營造了人人為集團發展獻智獻策的生動局面;開設‘地鐵大講堂’,立足地鐵發展實際、瞄準國內外前沿,邀請高層次專家學者擔任主講,每月開講一次,現已成為南昌地鐵人開闊視野、傳播新知、提升素質的重要平臺;創辦南昌《鐵友》雜志,立足職工生活,定位‘曬榮耀、敘舊情、展風采’,逐步培養員工的團隊歸屬感、文化認同感和企業自豪感。”
李云峰告訴本刊記者,今年將以集團成立十周年為契機,按照“提升企業軟實力、助推企業大發展”的思路,逐步構建一整套企業文化體系,打好企業文化升級戰。
努力實現對外塑造企業文化品牌,宣傳企業文化核心元素,形成深入人心的文化符號,提升企業文化社會影響力;對內打造鐵軍文化價值,講好地鐵故事、傳播地鐵聲音,詮釋“只爭朝夕、真抓實干、拼搏奉獻、團結協作”鐵軍精神,弘揚鐵的信念、鐵的行動、鐵的紀律、鐵的形象。
成績屬于過去,奮斗贏得未來。李云峰強調,2018年,南昌軌道交通集團面臨的任務更加繁重、更加艱巨。
更需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按照“全力以赴保平安,科學調度抓進度,履職履責促管理,盡心盡力優質量,互相配合強協調,鐵心硬手嚴問責”的42字管理理念,全面開啟南昌軌道交通事業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