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記者走進長春市軌道交通集團有限公司行車調度中心,4塊巨型顯示屏環繞在直徑50米的圓形大廳內。“這里是長春軌道交通的‘大腦’,主要承擔著軌道交通線網運營協調與應急處置工作。”剛剛榮獲“長春市優秀企業家”稱號的長春城市公共交通發展集團有限公司、長春市軌道交通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曹國利告訴記者,大屏幕實時反映著路網線路的運行情況,一條條移動的紅線,代表著一列列穿梭運行的列車。
曹國利(右一)在行車調度中心檢查軌道交通實時運行情況
線路從1條到5條,運營里程從13.9公里到106.7公里,日均客運量從不足1萬人次,到最高94萬人次……一組組鮮活的數字見證著長春軌道交通的發展歷程,從組建謀劃到“智慧城軌”的轉型升級,從一條線到一張網的公共交通體系構建。
“‘引領城市發展,承載市民幸福,共創美好生活’是我們企業的使命,也是軌道交通人堅守的責任與擔當。”曹國利言語中充滿自豪。
為了提升軌道交通綠色出行占比,緩解城市交通擁堵,長春市軌道交通集團有限公司全面優化調整業務布局,聚焦主責主業,形成高質量發展格局,滿足人民群眾高品質、多樣化、個性化出行需求,提升軌道交通服務品質和線網效能,讓城市生活更有活力、更有溫度。
“目前實施的第三期軌道交通項目正按計劃穩步推進,全部建成后,軌道交通線網總里程達到235公里,同時正在謀劃第四期軌道交通建設規劃。”曹國利對長春軌道交通未來發展充滿信心。
2020年,為了加快推進城市公共交通一體化發展進程,長春城市公共交通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曹國利勇挑重擔,成為國內第一家融合軌道、公交、客運為一體的大型市屬國有公共交通平臺企業領頭人。
如何讓“軌道+公交+客運”體系高效運轉?未來城市公共交通將迎來怎樣的挑戰?這些問題讓曹國利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一切以人民需求為出發點,人民滿意是我們永遠的追求。”曹國利針對長春公共交通發展狀況,提出打造“一主兩翼多點”的公共交通戰略體系,形成以“軌道為骨干、公交為主體”的公共交通運營模式,將軌道、公交線路資源整合,取消或減少公交與軌道重疊的線路,優化線路,實現全域科學線網布局。
截至目前,長春公交與軌道接駁線路達110條,城市公交主干線路車隔大幅縮短,出車率由原來的80%提升到92%;軌道、公交一體換乘站點和交通配套設施加速建設,真正實現“輕軌、地鐵送到站+公交送到家”模式;著力打造“智慧城軌+智慧公交”的交通出行系統,全面助力市民安全便捷出行。
創新是城市公共交通體系發展的強勁動能。為了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探索軌道、公交可持續發展新道路,曹國利積極從多元化混合商業開發模式切入,通過成立長春萬科地鐵置業發展有限公司、長春公交特來電充電網運營有限公司等多個合資公司,打造TOD城市綜合體,布局城市新能源基礎建設,實現企業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豐收。
“我們建立收益反哺機制,讓軌道、公交等民生企業輕裝上陣。”曹國利表示,2021年年底,集團公司配合中土集團參與投標哥倫比亞波哥大市有軌電車PPP項目,實現了“走出去”拓展海外市場的目標。未來,他們將逐步探索公共交通一體化建設的新方法、新技術,進一步推出“長春公交特色一張網”,向著“國內一流、東北領先”的目標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