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北京市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正式開幕,北京市政協委員,市地鐵運營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潘秀明在駐地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介紹,他關注在原有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既有線網的運輸能力、公司服務水平,給廣大乘客提供更加豐富、更加便利、更加快捷、更加舒適的出行環境。
提速擴容:關注強化軌道網整體運輸效能
《北京市“十四五”時期交通發展建設規劃》中提到,到2035年,北京要“打造一流設施、一流技術、一流管理、一流服務,建設人民滿意、保障有力的首善交通”。潘秀明透露,北京地鐵堅持對標一流水準不斷提高自身服務水平。
“十四五”時期,北京要“強化軌道網整體運輸效能,提高軌道交通出行占比。通過增設復線、擴增編組、縮短行車間隔,提高瓶頸線段運輸能力,并釋放相關線路運力。通過增建聯絡線、跨線運行,改變客流組織流向,分擔途經線路客流壓力”。
潘秀明透露,北京地鐵公司將落實相關規劃要求,著眼于地鐵提速問題,讓乘客出行更加快捷,更加省時。“一方面,我們可以優化地鐵在站內停車的時間。另一方面,我們將在提高列車區間運行速度上下功夫。”潘秀明介紹,地鐵公司還持續推動房山線、9號線信號、車輛改造,兩條線路列車將實現跨線運行,取消兩線在郭公莊站被動換乘,將有效壓縮乘客旅行時間。
釋放空間:助力打造“軌道上的都市生活”
提速之外,打造“軌道上的都市生活”,讓地鐵跟周邊居民的生活結合的更加緊密,為其提供更多便利,是潘秀明的另一個關注重點。
根據《北京市“十四五”時期交通發展建設規劃》,北京要“著力強化軌道線網與城市空間、城市功能、市民出行及由此延伸的增值服務之間的融合,健全‘軌道+土地’模式,構建‘軌道上的都市生活’”。
近兩年,北京地鐵公司也在為推動打造“軌道上的都市生活”而持續努力。據悉,2021年,北京地鐵公司考慮相關車站附近商業情況等因素,通過優化部分車站內客流組織流線和公共空間設備設施布局,推動在所轄線網車站內建設了130個便民服務設施,包括便利店、藥店、花店等。2022年,北京地鐵公司又推出20個便民服務設施,包括家庭環保品牌體驗店、茶葉店、糕點店等,為乘客生活提供更多選擇,優化乘客出行體驗。
服務升級:積極推進客服機器人研發應用
地鐵涉及的設施與運力問題多且繁復,目前看來,提升設施設備水平的切入點在哪里?潘秀明介紹,地鐵公司在推進智能客服、智能運行、智能維護、智能管理組成的智慧地鐵運營新模式建設。
智能客服是面向乘客的全時程服務新模式,包括智能導航、智能票務、智能召援、智能便民等。智能運行是面向運營組織的高效韌性運行新模式,實現客流需求下的運力精準投入,包括智能調度、智能列車、智能應急等。智能維護是通過構建面向運營維護的網絡集約維護新模式,實現車輛設備設施狀態監測、故障診斷、風險預警、狀態維修、效果評價和資產管理的閉環鏈條管理。智能管理包括數字化資產管理、信息化物資管理、智能化協同經營、網絡化安全管理等。
“我們堅持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先進的技術來賦能北京地鐵,提高地鐵智能化水平。”潘秀明介紹,北京地鐵公司用智能化建設更好服務乘客出行。
智能客服涉及的場景與乘客每天出行關系最密切。潘秀明談及了此前在首都機場線已經試點使用的智能召援系統。智能召援系統能夠實現“線下一鍵呼叫、線上掃碼音視頻通話”,兼顧智能化與適老化服務模式。北京地鐵目前正在研發的面向乘客精準需求的全時程線上線下一體化智能客服系統,即乘客可基于手機APP/小程序實現線上定制化全時程信息交互服務,實現示范車站站內站外一體化導航服務,“客服機器人通過不斷完善地鐵環境語義庫,可以解答乘客的各種問題。這些技術都比較成熟,北京地鐵正在積極推進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