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城市軌道交通與節能
1.1 城市軌道交通是節能的公共交通
城市軌道交通相對于其它城市公共交通工具而言,具有安全、快速環保、運能大和能源消耗少的特點。按照同等運能比較,軌道交通的能耗只相當于小汽車的1/9,公交車的1/2。因此,軌道交通本身就具有重要的節能減排意義。城市軌道交通相對于其它城市交通工具的另一個特點是以耗電能為主,而不是燃油。石油作為國家核心能源,是工業經濟的命脈,當今世界幾乎所有國家都把石油安全置于能源戰略的核心位置。石油安全直接關系到國家能源安全,關系到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因此在特大城市、大城市中,以城市軌道交通為骨干、提高占公共交通的出行比例,符合國家宏觀經濟層面的能源政策,有利于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
我國城市交通節能的措施之一,是建立綠色城市交通系統,應對城市化進程和交通機動化快速增長的挑戰,構建可持續性的城市交通系統模式。超大、特大城市將加快軌道交通建設,形成立體城市交通系統,大力發展城市公共交通系統。通過優化城市交通系統結構和完善城市間交通模式,提高城市交通系統效率并達到系統節能目的。
2 城市軌道交通節能意義
城市軌道交通的節能減排工作也十分重要。雖然按同等運能比較,軌道交通能耗比其他形式交通方式小,但由于其大運量的特點,使得總耗電量相當大,是耗能大戶,仍有節能潛力。因此,軌道交通建設和運營在遵循以人為本,方便旅客的出行和換乘,做到“方便、快捷、準時、舒適”等原則的同時,作為重點用能單位,嚴格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合理用能的原則,一直致力于加強節能管理、推進技術進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減少環境污染方面的研究。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在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審批程序中也要求必須進行“節能專篇”的研究,要求項目應遵循的合理用能標準及節能設計規范、項目能源消耗種類和數量分析、項目所在地能源供應狀況分析、能耗指標、節能措施和節能效果分析等內容。應結合具體運營規模、技術標準和工程實施條件,進行城市軌道交通節能研究,并將具體措施融合到建設中。
節能涉及到多項專業技術,應以有限的能源消耗取得最大的經濟利益為目標,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因素,把節能分析、節能設計、節能管理緊密結合起來,達到降低綜合能耗指標的目的。
3 城市軌道交通節能技術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3.1 城市軌道交通主要能耗種類
在軌道交通運營過程中主要消耗電能,基本不消耗其它形式的能源。耗電可以將其歸結為車輛運行的牽引耗電和其它設備耗電兩大類。
據初步統計,北京地鐵1992年一線、環線正線的全年牽引耗電量為80196300kw/h,占全年總耗電量的70.6%,其余為動力照明耗電,以及車輛段、停車場的牽引耗電,調試、維修等耗電。以北京地鐵為例,2002年一線地鐵全年耗電量52139240kw/h,環線地鐵全年耗電量為75751220kw/h,復八線地鐵全年耗電量為50734670kw/h,三條線全年耗電總量為178625130kw/h。其中三條線路的牽引耗電總量占全年總耗電量的57%。新建的城市軌道交通工程除上述耗電內容外,還需增加車站空調和車輛空調等耗電。
3.2 目前城市軌道交通能耗方面的問題
能源消耗總量過大是目前城市軌道交通面臨的一大問題。軌道交通運營成本高居不下的問題日顯突出,其中有近50%來自于列車牽引能耗。按照目前我國城市軌道交通的發展速度,城市軌道交通的能耗將達到相當的規模。應該說,盡快找到大幅降低軌道交通運行能耗的方法,已成為保持城市軌道交通高速度可持續發展必須解決的重要問題之一。北京軌道交通線網規劃用電總量的趨勢圖如圖1所示。
根據以往多年的建設和運營經驗數據,城市軌道交通列車牽引供電系統和通風空調系統是軌道交通中最主要的用電大戶,分別占到軌道交通系統總能耗的1/2和1/3,節能潛力也相對最大。對于其它設備系統,雖然能耗比例不高,但能耗總量也不低,結合高效低耗設備及其它節能措施的應用,也存在一定的節能潛力。
通過對北京及全國各地既有城市軌道交通線路運營情況的調研,我們發現電能費用占城市軌道交通運營費的50%左右,車輛牽引用電又占城市軌道交通用電的50%以上。用目前城市軌道交通電動車組普遍采用“再生制動+電阻制動+機械制動”的制動方式,制動能量可達到牽引能量的30%以上,部分再生制動的能量可以被線路上相鄰車輛吸收,如不能被吸收則轉換為電阻或空氣制動,制動能量被白白消耗,初步估算該部分消耗的電能占制動能量的40%左右。
通風空調系統作為城市軌道交通中的重要設備系統之一,是城市軌道交通運行的能耗大戶,其用電量排在牽引供電之后,位居第二;在運營初期的特定條件下,其用電量甚至超過牽引供電,成為第一用電大戶。因此,如何降低城市軌道交通通風空調系統運行能耗,是解決城市軌道交通運營能耗過高問題的重要內容。
4 已采用的主要節能降耗措施
1)線路選線與運營組織重視節能
線路節能設計主要考慮盡可能優化曲線半徑,以減少車輛行駛過程中因曲線阻力大而增加電耗;優化線路節能坡,設置合理的進出站坡度,使列車進站時上坡,將動能轉化為勢能,列車出站時下坡,再將勢能轉化為動能,這樣有利于減少牽引能耗;線路縱坡設計還綜合考慮泵站位置等設備布置,以達到優化、合理、經濟、節約能源的目的。
確定全線的總體運營規模、合理確定利車編組、合理設置運營交路、合理安排列車運營對數等技術措施,將有效降低人車公里能耗。
2)車輛節能
選用調頻調壓控制的交流牽引系統。該系統通過變頻調速避免了列車調速時由附加電阻消耗掉大量的電能,也不會因附加電阻的發熱提高隧道內的溫度而要求增加通風量和制冷電能。該系統能有效利用再生制動,利用車輛行車密度大、不同車輛同時處于不同牽引、制動工況的概率較高的特點,可較多地回收車輛制動能量。理論上可回收25%左右。選用輕體車輛。車輛采用不銹鋼車體,車輛自重比普通鑄鋼車體約減少3t,用等能量比較的方法推算,每輛車可節約運送50位乘客所需的能量。隨著車體自重的減輕,相應能減輕輪軌磨耗,減少維修量等附加節能效果。
采用列車自動控制節能。電動客車采用微機控制自動駕駛。在信號系統設計時,根據線路的坡道、彎道及列車載重等情況,設計自動駕駛ATO曲線,自動調整行駛速度,控制隨行點使電動客車永遠處于最佳運行狀態,以便減少電耗,達到更進一步節能的目的。
3)供電系統節能
牽引供電系統節能設計。合理設置中壓供電網絡接線形式,既減少系統電纜的長度,也可以減少開關設備數量,降低設備損耗和線路損耗,達到節能的效果。合理設置各種類型變電所。牽引網采用導電率較高的鋼鋁復合接觸軌,牽引網電能損失較少,減少變電所的空載能耗。牽引變電所預留設置車輛再生儲能設備安裝條件,如果每座變電所均設置該設備,每年可降低牽引用電量約5%左右。選用環保節能設備,如配電變壓器選用非晶合金變壓器,雖然一次投資有所增加,但是長期運行與普通變壓器相比,可節約相當電能。
動力照明系統節能設計。動力照明配電設計按照負荷分級供電的原則進行,對各種負荷,按其重要程度分為一、二、三級。減化了供電系統,節約配電設備。采用集中無功自動補償和和分散無功補償措施,提高功率因數,降低線路損耗。在照明產品的選擇上,選擇高效、節能的光源、燈具。選用先進節能的電機電器設備,電扶梯及大型風機、水泵等采用變頻控制,節約設備用電。從運營管理上,當車站高峰過后,可以關閉部分公共照明設備,變頻電梯低速運行。
4)通風空調系統節能
系統形式節能設計。根據地區的氣候環境條件及對通風空調系統方案的比選,城市軌道交通通風空調系統形式。盡量利用列車活塞效應,從而采用自然通風方式,節省風機的能耗。
風機變頻控制。通風空調系統的設備一般按遠期高峰小時運行情況進行配置,而系統負荷隨列車的對數、客流的變化而變化。在運行初期、近期客流及行車對數遠沒有達到設計水平,因此設備容量有較大的富裕量;同樣在非高峰時段的系統負荷較高峰時段也有較大的差距,也存在設備容量富裕的問題。
表冷器開啟降低能耗。該設備設計為門式,兩側設軸,可以在通風季節電控延軸開啟,降低系統的通風阻力和能耗。根據實測結果,8萬m3/h的組合式空調機組,表冷器打開前的風機功率為50kw,打開后風機功率降為36.8kW。通過表冷器開啟,在通風季節能耗可以降低28%左右。對于通風季節長的城市來說,節能意義非常重大。
采用節能運行模式。由于城市軌道交通內部的發熱量大,具有全年熱負荷的特性,通風空調系統的設計應充分利用非空調季節室外的天然冷源對城市軌道交通內部進行冷卻,盡量減少空調系統的運行時間,節約能耗。
其它節能措施。車站的各風機及空調機組,根據環境的變化自動啟動或停止設備,減少不必要的能耗。采用有效的空調風管、冷媒管等保溫措施,減少冷量運輸能耗。選用合理的室內溫濕度標準,盡量取用溫濕度的上限值,以減少空調冷負荷,降低制冷能耗。詳細計算空調負荷及管路水力計算,選用合適的設備容量以避免浪費。
5)設備監控系統節能
采用綜合監控系統對全線各車站內的變電所系統設備、通風空調系統設備、給排水系統設備、電梯系統設備、低壓照明系統設備進行綜合性的監控與調度管理。可以對全線的變電所系統的基礎設備進行集中管理;根據不同季節、各車站不同的客流情況、室內外的環境情況,做到合理送排風(空調),使空調得到有效的利用;通過綜合監控系統程序的合理設計、運營調度人員的合理組織可以減少能耗損失。
6)給排水系統
最大限度地利用市政自來水供水壓力,采用生產生活用水由市政自來水直接供水,消防給水系統平常運行時盡量市政自來水穩壓。選用行之有效的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和新設備,以提高供水的安全可靠性,降低能耗和水損。車輛段應最大限度地利用市政自來水供水壓力,給水加壓采用變頻供水設備或無負壓供水設備,職工浴室熱源可采用太陽能熱水器。車輛沖洗和檢修廢水經處理、消毒后再回用于洗車或沖洗零部件,既節約用水,又保護環境,完全符合國家節能環保政策。建立中水處理和回用系統,并考慮雨水利用,以最大限度地節約水資源,進而減少環境污染。在有條件收集、處理和利用雨水時,應盡量利用雨水。
7)自動扶梯
采用具有變頻調速功能的公共交通重載荷型自動扶梯,其特點是當扶梯空駛一段時間后,會自動將運行速度由0.65m/s切換到0.13m/s的節能運行速度。當有人乘坐扶梯時,通過其部傳感器感知到有乘客后,其內部變頻器將控制扶梯速度由0.13m/s平穩過渡到0.65m/s的正常運行速度,保證及時將乘車送至目的地。
8)車站綜合UPS電源系統
均需要設置UPS電源,新建城市軌道交通線路的弱電系統如通信、信號、綜合監控、AFC等,設置綜合UPS電源系統,對各設備系統的UPS電源進行技術整合設置。這種方式符合系統集成的發展趨勢,并具有實現資源共享,減少UPS電源設備的重復設置的節能效果。
5 城市軌道交通節能技術發展方向
根據我國目前城市軌道交通的現狀、能源利用情況以及技術水平,以下幾個方向應該作為未來我國城市軌道交通節能技術發展的重點。
1)加快研發環保型高架系統技術
城市軌道交通的高架線路具有建設安全風險小、建設速度快、投資見效快、運營成本低等優點。尤其是節省運營期的能耗,高架線的運營能耗僅為地下線的0.45倍,節能效果明顯。但是多數已建高架線用于大運量城市軌道交通系統上,由于采用了較大軸重A、B型車輛,已運營高架線的振動、噪聲對沿線居住環境、土地的經濟價值確實存在一定的負面影響。
所以應該加快開展“環保型高架系統”的研究,即將高架線路的橋梁梁式、減振降噪綜合控制、景觀等作為一體進行綜合研究。力求解決高架線的振動噪聲、景觀協調、沿線土地利用等問題,為擴大高架線路的敷設提供技術支持,也才能取得城市軌道交通低耗資、高效益的目的。綜合軌道、軌旁減振降噪系統的技術措施,力求部分代替或取消聲屏障。適合敷設高架線的環境條件及技術條件研究。
車輛、軌道的減振降噪技術和產品已有較系統的研究。目前應加快開展橋梁梁式對噪聲尤其是結構二次噪聲的影響研究,如研究城市軌道交通U型梁高架線系統等等。同時也需要開展適合高架線敷設方式的系統制式,應采用低噪聲的系統制式,如直線電機系統、跨座式單軌系統等。
2)加快開發高效、低耗的新型設備與設備系統
針對目前城市軌道交通能耗大,能源利用效率較低的現狀,最首要的工作就是抓緊開發高效、低耗的設備系統與新型設備。這里應包括設備系統和設備兩個部分。
設備系統的開發主要是設計單位在方案研究階段,將系統節能作為重要的設計目標,并且勇于創新,開發研究并采用新型的各種節能方案。例如:在通風空調系統中采用變頻變風量、表冷器可開啟的集成通風空調系統;在控制系統的設計中采用智能環境控制系統,對車站與隧道內部的溫、濕度、空氣質量、照明等進行有效的實時調控。
設備的開發主要是城市軌道交通有關設備供貨商通過技術革新,降低所供設備的能耗。例如:供電系統的能量回收裝置可以通過回收列車剎車的機械能損耗用于其它列車的牽引供電,可以大大降低列車牽引能耗。但是由于國內產品不成熟,目前多采用進口設備。投資很高,影響了技術的推廣。此外,集成通風空調系統中的可電動開啟表冷器也是通過多次技術研發產生的節能產品。
3)提高城市軌道交通裝備節能標準
目前,城市軌道交通尚沒有專用的節能標準,通車套用一般樓宇建筑設備節能標準。考慮到軌道交通的特殊性與影響性,其標準應高于一般樓宇建筑設備的標準。對城市軌道交通裝備的能耗標準應進行嚴格規定,以便在設計選型、設備采購時有據可依。在軌道交通裝備的招標采購中,不應簡單地采用低價中標原則。應綜合考慮設備的各項性能參數,突出重點,使國內生產廠家對其引起足夠的重視,把精力投入到提高產品性能上來,避免單純的價格惡性競爭。這樣,有利于整個行業向高端發展,提高軌道交通的服務水平。
4)建立城市軌道交通設計節能標準
目前國內尚沒有城市軌道交通設計節能標準。城市軌道交通應根據不同地區的氣候特點,逐步建立完善各種能耗標準,指導與考核工程節能設計,并作為項目審批的條件。
5)鼓勵城市軌道交通采用新型能源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太陽能、地熱能源、海洋能源等新型能源已開始應用于很多行業,對于城市軌道交通來說,屬于城市公共交通,能耗量巨大,若能合理使用這些新型能源,會產生很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我們應該緊密跟蹤各種新型能源的發展狀態,適時的將其引入城市軌道交通建設。
6)加強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節能管理
城市軌道交通的能耗水平除了與設施是否先進有關,還與運營節能管理是否到位密切相關。例如,運營部門應充分了解設備系統的節能設計思想,按照設計模式進行系統控制,并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優化。保證各種節能設施的正常運轉,例如空調系統根據室內溫度調節冷水機組與通風機的工作狀態,如果反應室內溫度的傳感器故障而沒有得到及時修復,就會影響系統的正常運行,增加空調系統的能耗。
7)處理好節能與環保的關系
在節能的同時應處理好與環保的關系。有的系統方案能夠節省能耗,但會影響環境,在這種情況下應服從環境保護的目標。例如,地下水水源熱泵空調系統可以降低空調系統能耗,但是會對地下水資源造成一定的污染和破壞,可能造成地下水水位下降,地面下沉等危險。因此,當節能與環保發生矛盾是應服從環保目標。
8)將節能作為建設決策的重要標準
節能不能僅停留在口號上,必須將是否節能作為工程建設決策的重要指標。例如:對于南方炎熱地區,屏蔽門系統可以有效降低空調季節的空調能耗,應大力推廣使用;但是在北方寒冷甚至嚴寒地區,屏蔽門系統在非空調季節的通風能耗會高于非屏蔽門系統,不宜采用。在車站設置屏蔽門還是非屏蔽門的問題上,就應該根據節能的原則,在不同地區采用不同的方案,而不應該盲目攀比建設標準,不顧地區特點,全部設置屏蔽門。
Tel:(網站)021-51603532;(會議)021- 51603528 51603599;(報告、手機報) 021-51603532;(定制)13482147664;Fax:021-51603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