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及《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辦法》有關規定,現對《新建鐵路三坰梁園區鐵路專用線工程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進行環境影響評價第二次公眾參與公示,進一步收集和征求公眾意見和建議。
一、項目概況
本項目專用線全長1.809km,新建集裝箱作業區和煤炭裝卸區,改造三坰梁站,沿線新建涵洞8座/367m,改建涵洞(接長涵洞)11座/172m,新建軌道衡基礎1座。項目總投資70074.49萬元。
二、主要環境影響
1、施工期環境影響
本項目施工期大氣污染主要為施工揚塵、施工機械尾氣對環境空氣的影響。工程施工廢水主要有車輛及施工機械沖洗水、基礎滲水等施工廢水及少量施工人員生活水。施工期的固體廢物主要是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工程永久占地和臨時占地對沿線林地、草地、植被、動物及景觀的影響。
2、運營期環境影響
運營期廢氣主要來自煤炭裝卸區和專用線運輸過程,廢氣主要包括煤炭裝卸粉塵、煤炭裝車粉塵、內燃機車廢氣和食堂油煙。污水主要來自生活污水。運營期固體廢物包括生活垃圾、一般固廢和危險廢物。一般固體廢物包括煤泥和除塵灰,危險廢物包括廢礦物油及礦物油廢包裝。運營期主要影響為列車運行產生的噪聲和振動。
三、環保措施
(1)大氣污染物防治措施
煤炭裝卸粉塵通過采取上述措施后無組織排放,根據經驗數據,受煤坑和轉載點粉塵去除率可達97%,筒倉粉塵袋式除塵器除塵效率99%。項目在煤炭裝車產塵點設置干霧抑塵成套設備,裝車完成后在煤炭表面噴灑抑塵劑。類比同類企業,通過采取上述措施后,煤炭裝車過程粉塵去除率可達98%。
(2)廢水防治措施
生活污水經化糞池處理后達到污水處理廠接納水質標準《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表4中三級的要求后排入園區污水處理站。 各構筑物沖洗、除塵排水通過生產構筑物底層集水坑收集后用泵排至生產廢水處理站調節沉淀池,池頂設一臺泵吸式刮泥機,沉淀后廢水經泵提升至一體化凈水器,經絮凝沉淀過濾后排入生產、消防水池,全部回用于沖洗、除塵用水。
(3)噪聲防治措施
本項目填埋庫區的主要噪聲源為推土機、壓實機等填埋區作業機械流動噪聲和泵類設備的噪聲,通過采用先進的低噪聲機械,并通過加強管理、及時維護保養,使作業機械保持良好的工況;泵類產噪設備采取消聲措施并安裝基礎減振;同時填埋庫區加強綠化。采取以上措施后,再經距離衰減,廠界噪聲可滿足標準《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2類標準要求。
(4)固體廢棄物防治措施
本項目固體廢物包括生活垃圾、一般固廢和危險廢物。一般固體廢物包括煤泥和除塵灰,危險廢物包括廢礦物油及礦物油廢包裝。生活垃圾經垃圾桶收集后,定期交由環衛部門統一處理。煤泥脫水后摻入原煤銷售。除塵灰摻入煤炭銷售。本項目危險廢物為廢礦物油及礦物油廢包裝。本項目設置1間危險廢物暫存間,危險廢物臨時貯存后委托資質單位進行集中清運、處理。
(5)噪聲
加強車體、軌道養護,定期對車體進行養護、鋼軌進行打磨,保證其處于良好的工作狀態下,可有效降低列車運行產生的噪聲和振動污染。
(6)生態環境污染防治措施
施工結束后對臨時施工占地進行植被恢復。本項目鐵路專用線兩側綠化應種以喬灌草為主,寬度 5~10m,道路邊坡以種草為主,雨季施工時,應保證施工期間排水暢通,不出現積水浸泡施工面的現象,對邊坡及施工面可采取加蓋防雨篷布等防護措施。
四、環境影響簡要分析
本項目運營期裝卸粉塵經抑塵后排放,對評價區的影響較小;生活污水經化糞池處理后達到污水處理廠接納水質標準《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表4中三級的要求后排入園區污水處理站,生產廢水沉淀后廢水經泵提升至一體化凈水器,經絮凝沉淀過濾后排入生產、消防水池,全部回用于沖洗、除塵用水各固廢通過妥善處理,不會對環境造成二次污染影響;本項目在采取有效的措施后,能利用的廢物均被有效利用,不能利用的固廢也均能得到妥善處置,因此本項目排放的固體廢物基本不會對周圍環境產生影響。施工結束后對臨時占地進行植被恢復,運營期鐵路兩側進行綠化,站場空地進行綠化。因此從環保角度分析項目是可行的。
綜上所述,本項目對環境的影響較小,從環保角度分析本項的建設是可行的。
五、項目全文網絡連及查閱紙質報告書的方式和途徑
報告書全文的網絡鏈接:https://pan.baidu.com/s/1dhp4elZ3xnKdHHPWCZ4LeA 提取碼:pyn0;查閱紙質報告書的方式和途徑:公眾可以來電或傳真方式向環評單位索取環境影響報告書紙質版全本,或至建設單位查閱全本。全本查閱期限:2021年3月23日-2021年3月29日,為期5個工作日。
六、征求公眾意見的范圍和主要事項
①征求公眾意見范圍:附近居民及相關單位;②主要事項:您對周圍環境質量狀況的滿意程度;您認為該項目建設對當地產生的有利影響;您認為該項目建設對當地產生的不利影響;對該項目建設最擔心的環境問題;建議采取何種措施降低工程建設可能帶來的環境問題;是否同意項目的建設;其他的意見和建議。
七、公眾意見表的網絡連接
公眾意見表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統一制定,可從生態環境部官網下載,網絡鏈接為:http://www.mee.gov.cn/xxgk2018/xxgk/xxgk01/201810/t20181024_665329.html。
八、公眾提出意見的方式和途徑
對項目有任何意見或建議的公眾可以信件或傳真方式將意見送至環評機構或建設單位。
九、公眾提出意見的起止時間
2021年3月23日-2021年3月29日,為期5個工作日。
十、建設單位概況
建設單位:內蒙古蒙通鐵路有限公司
聯 系 人:張濤
電 話:13964911906
十一、評價單位名稱及聯系方式
單位名稱:鄂爾多斯市環保投資有限公司
聯系地址: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高新技術產業園區育成中心
聯 系 人:馬先生
電 話:0477-8120555
電子郵箱:649075047@qq.com
內蒙古蒙通鐵路有限公司
2021年3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