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辦法》(生態環境部令第4號)的相關要求,現對徐州市城市軌道交通5號線一期工程環境影響評價進行第二次公示。
(一)建設項目情況簡述
工程起點為鼓樓區徐礦城站,線路主要沿平山路—二環西路—湖北路—和平大道—民祥園路走行,接入中央活力區后,沿峨眉路走行,接入終點站奧體中心南站,線路全長約25.0km,設站20座,其中換乘站7座,全為地下線,平均站間距1.28km。工程新建大郭莊停車場和徐礦城車輛段各一座,利用6號線趙武控制中心,共享既有1號線杏山子主變和2號線新區東主變。本線初期采用B型車4輛編組,近期采用4、6輛編組混跑,遠期采用6輛編組,列車最高運行速度80km/h。本工程計劃于2021年年底開工建設,2027年6月底建成通車試運營。
(二)可能造成的環境影響
工程施工期環境影響主要為占用城市道路、施工噪聲、施工振動、揚塵、污水、生態景觀等方面。
運營期環境影響主要為風亭、冷卻塔噪聲影響;地下線振動影響,以及車站生活污水,車站風亭異味等方面。
(三)污染防治措施
1、施工期措施
施工場地設計排水體系,設置截水溝、沉淀池和排水管道,施工廢水處理后部分回用或排入城市污水管網,生活污水采用化糞池處理后排入城市污水管網。施工期加強施工管理,控制大氣揚塵污染。合理安排施工作業時間,選擇低噪聲、低振動的施工方法和設備等措施。
2、運營期措施
優化設計車站風亭區,減輕對周圍環境的影響。污水經預處理后排放至城市污水管網。危險廢物和生活垃圾等固體廢物由相關單位和部門統一處理。優先選擇噪聲、振動值低、結構優良的車輛,對超標的振動敏感目標采取相應的減振措施。風亭設置消聲器,冷卻塔采用導向消聲器等降噪措施。
(四)本報告書環境影響評價結論要點
工程符合《徐州市城市總體規劃(2007-2020年)》、《徐州市城市軌道交通第二期建設規劃(2019-2024)》、《江蘇省國家級生態保護紅線規劃》、《江蘇省生態空間管控區域規劃》等相關要求,在采取報告提出的減振、降噪等措施后,其環境影響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和減緩。從環境保護角度分析,工程建設是可行的。
(五)征求公眾意見的范圍和主要事項
本次征求公眾意見的范圍是建設項目所在地沿線周圍的、關注本項目建設的公眾及單位,征求對本工程環境保護方面的意見。
(六)公眾提出意見的方式和起至時間:
本公示10個工作日之內,可在網上查閱環評報告書(征求意見稿),如需要查閱環境影響報告書(征求意見稿)或需索取補充信息的公眾,可與聯系人聯系。
公眾可以通過郵件、電話、信件、填寫意見表等方式向建設單位或環評單位反饋意見。并請注明發表日期、真實姓名和聯系方式。
(七)聯系方式
建設單位:徐州地鐵集團有限公司(聯系人:賀工,0516-80805245,1105494124@qq.com)。
環評單位: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聯系人:陶工,027-51185777,whtsyt@163.com,武漢市武昌區和平大道7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