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發改交通〔2018〕477號
杭衢鐵路(建衢段)籌建辦公室:
你辦報來《關于報送杭州至衢州鐵路(建德至衢州段)項目可行性研究的請示》(杭衢籌建辦〔2018〕1號)悉。經研究,現批復如下:
一、為緩解滬昆鐵路衢州至杭州段運輸壓力、完善長三角城際鐵路網布局,增強路網靈活性,推進大花園建設和杭衢交通一體化,促進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同意新建杭州至衢州鐵路(建德至衢州段)。
二、功能定位。本項目是長三角城際快速交通網的重要組成部分,承擔沿線城際客流和分流滬昆通道杭州以遠及衢州以遠的旅客交流,還承擔九景衢鐵路和杭黃鐵路之間的聯絡線功能。
三、主要建設內容和技術標準
(一)主要建設內容。新建線路自杭黃鐵路楊村橋線路所(含)至滬昆高鐵江山站(含),新建線路正線全長130.774公里,另建江山站與本線上行(2.232公里)、下行(2.356公里)聯絡線,九景衢鐵路與本線上行(2.677公里)、下行(4.150公里)聯絡線。新建橋梁98座82.16公里、隧道38座28.94公里,共設車站6個,其中新建建德南、龍游北、衢州西,預留蓮花站。
(二)主要技術標準。鐵路等級:高速鐵路。正線數目:雙線。設計行車速度:350公里/小時。牽引種類:電力。列車運行控制方式:自動控制。調度指揮方式:綜合調度集中。其他具體技術標準執行《高速鐵路設計規范》(TB10621-2014)。
四、投資估算、資金來源及建設安排。項目總投資236.3億元(含暫列綜合開發用地費用5.08億元),其中靜態投資213.14億元、建設期貸款利息12.95億元、動車組購置費10億元、鋪底流動資金0.21億元。
本項目采用PPP模式,積極吸引社會資本共同籌資建設。原則上省市政府出資49%,社會資本出資51%,項目資本金在PPP項目實施方案中明確。出資各方按《公司法》共同組建項目公司,負責項目投融資、建設和經營管理。
建設工期3.5年。
五、按照《招標投標法》等有關法律、法規,本項目的勘察、設計、施工、監理、設備、重要材料采購等全部實行公開招標,招標組織形式采用委托招標。
六、下階段工作
(一)請抓緊商有關單位進一步深化落實江山站接軌滬昆高鐵方案。
(二)盡快編制完善PPP項目實施方案,報省政府批復。
(三)結合城市規劃及綜合交通樞紐規劃,做好與其他交通運輸方式的無縫銜接。切實推進鐵路客站及周邊用地綜合開發。
(四)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建設和運營中要切實落實生態保護、防洪和污染防治各項要求。
七、項目審批相關文件分別是:浙江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出具的《關于新建杭衢鐵路(建衢段)項目建議書的批復》(浙發改交通〔2018〕376號),中鐵第五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編制完成的《新建杭州至衢州鐵路建德至衢州段項目可行性研究》,中國鐵路經濟規劃研究院出具的《關于發送新建杭州至衢州鐵路建德至衢州段可行性研究評審報告及審查意見(代擬稿)的函》(經規線函〔2018〕1號),國家鐵路局綜合司《關于新建杭州至衢州鐵路建德至衢州段項目意見的函》(國鐵綜科法函〔2018〕71號),浙江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出具的《建設項目規劃選址意見書》(浙規選字第〔2018〕004號),自然資源部出具的《關于新建杭衢鐵路建衢段項目建設用地預審意見的復函》(自然資預審字〔2018〕27號),衢州市人民政府出具的《關于報送新建杭衢鐵路(建衢段)衢州地區社會風險評估報告意見的函》(衢政函〔2018〕18號),建德市人民政府出具的《關于新建杭衢鐵路(建衢段)建德市社會風險評估報告意見的函》,浙江省財政廳出具的資金意見函(浙財函〔2018〕502號)。
浙江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2018年9月27日
附注:投資項目執行唯一代碼制度,通過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實現投資項目“平臺受理、代碼核驗、辦件歸集、信息共享”。請項目業主準確核對項目代碼并根據審批許可文件及時更新項目登記的基本信息。
抄送: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中國鐵路總公司辦公廳、國家鐵路局綜合司,省政府辦公廳、省財政廳、省國土資源廳、省環保廳、省建設廳、省交通運輸廳,鐵路上海局集團公司,杭州市政府、衢州市政府、建德市政府。
浙江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辦公室 2018年9月27日印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