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浙江省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辦法》(2021年修正)的規定,現公示杭州市城市軌道交通4號線三期工程環境影響評價的相關信息,征求公眾對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相關的意見。
一、建設項目基本情況
杭州市城市軌道交通4號線三期工程由南延段和西延段組成,線路總長9.8km,均為地下線;設車站8座,均為地下車站;不新建停車場、車輛段、主變電所;控制中心共享七堡控制中心;采用6輛編組B型車,速度目標80km/h。
南延段起點為聞堰站,終點浦沿站(不含),線路長4.9km。設車站4座(聞堰站、萬達中路站、萬達北路站、浦炬街站),其中換乘站2座(聞堰站、萬達北路站),分別與地鐵18號線和17號線換乘。線路主要沿萬達中路、萬達北路、浦沿路等道路敷設。
西延段起點為池華街站(不含),終點云谷站,線路長4.9km;設車站4座(蓮池路站、西湖大學東站、西湖大學站、云谷站),其中換乘站2座(蓮池路站、云谷站),分別與規劃20號線和地鐵13號線換乘。線路沿池華街、燈彩街、墩余路、荊大路等道路敷設。
二、環境影響評價范圍內主要環境敏感目標分布情況
沿線主要分布有住宅、學校、行政辦公等環境保護目標,其中聲環境評價范圍內共有5處聲環境保護目標(見表1);振動環境評價范圍內共有19處振動環境保護目標(見表2);排風亭大氣評價范圍內有4處環境空氣環境保護目標(包含于聲環境保護目標);沿線不涉及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世界自然遺產地、生態保護紅線和基本農田。工程涉及杭州海塘,下穿建設控制地帶范圍180m;下穿蕭山越王遺址埋藏區397m;以隧道形式穿越錢塘江飲用水源準保護區3500m。
三、主要環境影響預測情況
1、施工期環境影響預測情況
本工程施工期的環境影響主要表現在城市景觀、噪聲、振動、水、大氣、固體廢物等方面,施工期嚴格執行國家及地方有關施工環境管理的規定,將各項措施落實到施工的各個環節,做到文明施工,施工期環境污染能夠得到有效控制。
2、運營期環境影響預測情況
(1)振動影響概述:列車運行產生振動,通過地層傳播至地面環境敏感目標產生振動影響。
(2)聲環境影響概述:地鐵運行后,在地下段車站風亭噪聲通過風井傳播至地面環境敏感目標。
(3)地表水影響概述:各車站均可納入市政污水管網,最終進入市政污水處理廠進行處理,不會對周邊地表水環境產生影響。
(4)環境空氣影響概述:類比現已運行的車站風亭,排風亭在運營初期有少量異味,初期過后異味不明顯。風亭異味可通過在風亭周圍區域進行綠化,適當加大通風量予以減緩。
(5)固廢環境影響概述:運營期地鐵車站產生少量生活垃圾,生活垃圾由保潔人員進行打掃收集后,交由當地環衛部門統一處理。因此,本工程運營期產生的固體廢物經妥善處置后,對周圍環境影響不大。
(6)生態環境影響概述:本工程車站出入口、風亭等地面建筑物在設計時充分考慮當地景觀特色,與當地景觀風貌相結合,保持協調統一。工程盾構下穿蕭山越王遺址埋藏區397m,施工期加強施工管理,嚴格執行浙江省和杭州市有關文物保護的規定和要求。工程盾構下穿蕭紹海塘(杭州段)建設控制地帶范圍,穿越長度180m,距離海塘遺址保護范圍線約22m,線路最大埋深約15m,該區間采用盾構法施工,不涉及地面工程,施工過程中不會對海塘本體建筑產生影響。另外,本工程在聞堰站~浦炬街站以盾構隧道形式穿越錢塘江飲用水源準保護區3500m,穿越準保護區范圍內的車站均具備納管條件,產生的污水進入污水處理廠集中處理達標后排放,不會對錢塘江飲用水源造成污染。
四、擬采取的主要環境保護措施、環境風險防范措施以及預期效果
1、振動防治措施及預期效果:在綜合采用軌道減振、無縫軌道、優化車輛選型等措施后,在環境敏感點處,由本工程產生的振動影響可達標。
2、噪聲防治措施及預期效果:針對受地下車站風亭噪聲的敏感點采取加長風亭消聲器措施,措施后各敏感點可達標或維持現狀。
3、水污染防治措施及預期效果:本項目各車站生活污水經化糞池處理后滿足《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三級標準,納入城市污水管網,進入市政污水處理廠處理,項目污水對地表水體影響較小。
4、大氣污染防治措施及預期效果:風亭排風口不正對敏感建筑。地下車站風亭周邊有條件的區域進行綠化。車站采用符合國家環境標準的裝修材料。通過采取以上措施可減輕風亭排氣異味對周圍環境的影響。
5、固廢污染防治對策及預期效果:本項目運營期產生的固體廢物較少,生活垃圾由專門的人員進行打掃和收集后,交由當地的環衛部門統一處理,對周圍環境影響不大。
6、生態環境保護措施及預期效果; 對占用綠地以及砍伐、移植樹木,按照規定辦理臨時用地手續和樹木砍伐證、移植證后方可實施。做好對永久占地和臨時占地的合理規劃,嚴格按批準的用地范圍進行施工組織,工程實施完畢后盡快按城市綠化行政主管部門的要求進行復綠,在車站風亭周邊種植灌、草。綠化工作中避免出現生物入侵。
7、環境風險防范措施:本工程建設、運營均不會產生現行風險評價技術導則里界定的環境風險。
五、環境影響評價初步結論
杭州市城市軌道交通4號線三期工程采用先進的電力驅動系統,使用清潔能源,有利于改善城市的大氣環境,工程的建設符合杭州城市總體規劃、歷史文化名城規劃、城市土地利用規劃及《杭州市“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方案》。符合國家《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要求,符合國家產業政策要求。
設計方案較《杭州市城市軌道交通第四期建設規劃》方案基本一致。通過采取施工期環境保護措施后,本工程的建設不會對文物保護單位及城市生態環境造成不利影響。對于沿線預測超標的噪聲振動敏感點,通過采取相應污染防治措施,各噪聲振動敏感點可達到相應標準要求或維持現狀水平。其他污染物排放均滿足規定的污染物排放標準。項目建設符合《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中對建設項目的管理規定。無重大環境限制因素,環境影響可接受,環境風險可控。因此,從環境影響角度而言,杭州市城市軌道交通4號線三期工程項目是可行的。
六、征求公眾意見的對象、范圍和主要事項
征求公眾意見的對象:為本工程環境影響評價范圍內的公民、單位或團體。
征求意見的范圍和主要事項:征求與本項目環境影響和環境保護措施有關的建議和意見,涉及征地拆遷、財產、就業等與項目環評無關的意見或者訴求不屬于項目環評征求意見的范圍。
七、征求公眾意見的具體形式
在2023年5月24日至2023年6月7日期間,在杭州地鐵網站http://www.hzmetro.com/的“公告通知”網頁將公示相關的環境影響信息、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公眾意見表等內容。您可通過網頁下載“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公眾意見表”,通過電子郵件、信函等方式,在規定時間內將公眾意見表發送至指定電子郵箱,或郵寄至建設單位,反映與本項目環境影響有關的意見和建議,公眾提交意見表時,請提供有效的聯系方式,以便進行回訪,若需補充信息,請在公示期內向環評單位索要,后續將在杭州地鐵網站http://www.hzmetro.com/進行環評報告全本公示。
八、公眾提出意見的起止時間
2023年5月24日至2023年6月7日。
九、聯系方式
1、建設單位:杭州市地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張工,電話:0571-86000732,郵箱:xyang8000@163.com;地址:杭州市上城區九和路516號市地鐵集團T2樓
2、環評單位:中冶賽迪重慶環境咨詢有限公司,聯系人:李工;電話:17623595065
3、審批部門:杭州市生態環境局,電話0571-85085326。
公示發布單位:杭州市地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2023年5月24日
公眾意見書下載:
/EptionUload/EptionFs/file/20230524/20230524093142_8285.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