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浙江省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辦法》(2021年修正)的規定,現公示杭州市城市軌道交通15號線一期工程環境影響評價的相關信息,征求公眾對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相關的意見:
一、建設項目基本情況
杭州市城市軌道交通15號線一期工程位于杭州市蕭山區、上城區、拱墅區、臨平區。工程起點亞太路,終點崇賢站,線路長41.02km,全線為地下線;設30座車站,均為地下車站,其中換乘站15座。新建蜀山南車輛基地和崇賢停車場。使用七堡第二控制中心。新建2座110kV主變電所(鐵所前主變、鐵崇賢主變)。本線為城市軌道交通制式,直流供電,雙線,速度目標80km/h。初期、近期、遠期均采用6輛編組Ah型車。工程計劃2023年11月開工建設,2028年5月建成通車試運營。總工期為4年6個月。
線路走向:15號線是線網中南北向的穿心骨干線,以錢江新城、錢江世紀城為中心向南連通蕭山老城、臨浦組團,向北輻射大城北、臨平崇賢方向,強化CAZ地區對其他城市組群的輻射帶動作用,實現城市南北兩翼之間的便捷聯系,支撐杭州城市規劃中多組團多中心的空間結構構建。線路主要沿蜀山路、金雞路、明星路、盈豐路、通文西路、三新路、景芳路、華池南路、環城東路、紹興路、東教路、拱康路、崇杭街等道路敷設。
二、環境影響評價范圍內主要環境敏感目標分布情況
1、聲環境評價范圍內共有24處保護目標,其中居民點22處,學校2處(見表1~表2)。
2、振動環境評價范圍內共有150處現狀保護目標,其中住宅119處,學校26處(含幼兒園),醫院1處,行政辦公4處(見表3)。
3、排風亭大氣環境評價范圍內有18處保護目標(見表1中,除加州陽光城市生活廣場、天匯園星云地帶、凱旋路258號、浙江大學城市學院以外的18處)。
4、生態環境評價范圍內有大運河(杭州段)、杭州西湖文化景觀2處世界文化遺產,臨安城遺址1處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浙江農業大學舊址、杭州海塘和蕭紹海塘(杭州段)2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陳村大廳祠堂1處一般不可移動文物保護點,莫婆橋1處歷史建筑,大運河杭州蕭山火車西站段1處歷史文化街區、蕭山越王城遺址—跨湖橋遺址、半山良渚文化遺址和歷代古墓葬2處文物埋藏區。
5、新建2座主變電所,其中鐵所前主變電所周邊無電磁環境保目標,鐵崇賢主變電所周邊有1處電磁敏感點,為臨平區崇賢村姚家角(見表4)。
6、水環境保護目標主要有:隧道形式下穿貼沙河杭州飲用水源準保護區;隧道形式下穿錢塘江杭州飲用水源二級保護區、準保護區(江河匯站位于準水源保護區);隧道下穿湘湖蕭山飲用水源準保護區。
三、主要環境影響預測情況
1、施工期環境影響預測情況
施工期的環境影響主要表現在城市景觀、噪聲、振動、水、大氣、固體廢物等方面,嚴格執行國家及地方有關施工環境管理的規定,將各項措施落實到施工的各個環節,做到文明施工,施工期環境污染能夠得到有效控制。
2、運營期環境影響預測情況
(1)振動影響概述:列車運行產生振動,通過地層傳播至地面環境敏感目標產生振動影響。對照《古建筑防工業振動技術規范》(GB/T 50452-2008),浙江農業大學舊址與蕭山火車西站段歷史文化街區的振速影響超標。
(2)聲環境影響概述:地下車站風亭、多聯機等環控設備噪聲,車輛基地、停車場列車運營及固定設備噪聲影響周邊環境敏感目標。車輛基地、停車場及變電所的廠界噪聲均滿足《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
(3)地表水影響概述:各車站、車輛基地、停車場污水經預處理后均達標排放納入市政污水管網。工程以隧道形式下穿錢塘江杭州飲用水水源二級保護區,未在水源保護區范圍內設排污口,對水源影響可控。
(4)環境空氣影響概述:車站排風亭運營初期有異味,初期過后異味不明顯。風亭異味可通過在風亭周圍對有條件的區域進行綠化。車輛基地、停車場職工食堂油煙排放口安裝油煙凈化系統可達標排放。
(5)固廢環境影響概述:車站生活垃圾由專門的人員進行打掃和收集后,交由當地的環衛部門統一處理,車輛基地、停車場、變電所產生的危險廢物交由有相應危廢類別資質的單位回收處置,對周圍環境影響不大。
(6)生態環境影響概述:在設計中將充分運用融合法、隱蔽法設計,可以使本工程的車站進出口與風亭等地面建筑物與周邊環境保持協調。工程涉及世界文化遺產、歷史建筑、歷史文化街區、文物保護單位和地下文物埋藏區,對文物會產生一定影響,需采取保護措施或考古發掘。
(7)電磁環境影響概述:鐵所前主變、鐵崇賢主變投運后,變電所四周及敏感點處工頻電場、工頻磁場均滿足《電磁環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中工頻電場強度4000V/m、工頻磁感應強度100μT的公眾曝露控制限值要求。
四、擬采取的主要環境保護措施、環境風險防范措施以及預期效果
1、振動防治措施及預期效果:在采用軌道減振措施后,在環境敏感點處,由本工程產生的振動影響和二次結構噪聲可達標。對振速超標的浙江農業大學舊址文保單位與蕭山火車西站段歷史文化街區采取特殊減振措施后可達標。
2、噪聲防治措施及預期效果:針對受地下車站風亭等噪聲影響超標或有噪聲增量的敏感點采取加長風亭消聲器措施,受車輛基地及停車場噪聲影響超標或有噪聲增量的敏感點采取聲屏障(或采取具有類似效果的隔聲結構)措施,措施后各敏感點聲環境可達標或維持現狀。
3、水污染防治措施及預期效果:各車站、車輛基地、停車場的生活污水經化糞池處理后,車輛基地、停車場生產廢水經收集后經調節沉淀隔油、氣浮、過濾處理后排入城市污水管網,進入市政污水處理廠處理,對環境影響不大。
4、大氣污染防治措施及預期效果:風亭排風口不正對敏感建筑。地下車站風亭周邊有條件的區域進行綠化。車輛基地、停車場職工食堂油煙排放口安裝油煙凈化系統。對環境影響不大。
5、固廢污染防治對策及預期效果:生活垃圾定點分類收集、存儲,交由環衛部門處理;危險廢物交由有資質單位處置,對環境影響不大。
6、生態環境保護措施及預期效果:做好對永久占地和臨時占地的合理規劃,嚴格按批準的用地范圍進行施工組織,工程實施完畢后盡快按園林綠化管理部門要求進行復綠,綠化工作中避免出現生物入侵。按水利主管部門的要求,做好水土保持工作。
7、環境風險防范措施:本項目建設、運行均不會產生現行風險評價技術導則里界定的環境風險。
五、環境影響評價初步結論
杭州市城市軌道交通15號線一期工程屬于軌道交通建設項目,使用清潔能源,污染排放量小,有利于改善城市的大氣環境,符合杭州城市總體規劃、歷史文化名城規劃、城市土地利用規劃及《杭州市“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方案》,屬于《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年本)》(2021年修改)中鼓勵類項目,符合國家產業政策要求。
設計方案較上位《杭州市城市軌道交通第四期建設規劃》方案基本一致。通過采取控制施工場地、施工廢水排放及出入口風亭等地面構筑物景觀設計、文物保護措施等一系列影響減緩措施后,本工程建設不會對沿線生態環境和文物保護單位造成不利影響。對于沿線預測超標的噪聲振動敏感點,通過采取相應的污染防治措施,各聲環境敏感點運營期噪聲均可達到相應標準要求或維持現狀水平,振動環境敏感點運營期振動均可達標,其他污染物排放均符合污染物排放標準。項目建設符合《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中對建設項目的管理規定。本項目無重大環境制約因素、環境影響可接受或環境風險可控、環境保護措施經濟技術滿足長期穩定達標及生態保護要求,有助于改善區域環境質量,因此,從環境影響角度而言,杭州市城市軌道交通15號線一期工程項目是可行的。
六、征求公眾意見的對象、范圍和主要事項
征求公眾意見的對象:為本工程環境影響評價范圍內的公民、單位或團體。
征求意見的范圍和主要事項:征求與本項目環境影響和環境保護措施有關的建議和意見,涉及征地拆遷、財產、就業等與項目環評無關的意見或者訴求不屬于項目環評征求意見的范圍。
七、征求公眾意見的具體形式
在2023年8月11日至2023年8月25日期間,在杭州地鐵網站http://www.hzmetro.com/的“公告通知”網頁將公示相關的環境影響信息、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公眾意見表等內容。您可通過網頁下載“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公眾意見表”,通過電子郵件、信函等方式,在規定時間內將公眾意見表發送至指定電子郵箱,或郵寄至建設單位,反映與本項目環境影響有關的意見和建議。公眾提交意見表時,請提供有效的聯系方式,以便進行回訪。若需補充信息,請在公示期間向環評單位索要,后續將在杭州地鐵網站http://www.hzmetro.com/進行環評報告全本公示。
八、公眾提出意見的起止時間
2023年8月11日至2023年8月25日。
九、聯系方式
1、建設單位:杭州市地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張工,電話:0571-86000727;郵箱:whtsyt@163.com;地址:杭州市上城區九和路516號市地鐵集團T2樓。
2、環評單位: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聯系人∶陶工;電話∶027-51185777。
3、審批部門:杭州市生態環境局,電話∶0571-85085326。
公示發布單位∶杭州市地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2023年8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