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條例》和《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辦法》有關規定,為讓公眾充分了解和支持《湖北省黃石市
有軌電車線網規劃》,促使規劃編制單位充分考慮公眾對本規劃的意見和建議,從而做出科學合理的決策,現就該規劃的主要信息,向社會公眾公開,具體如下
一、規劃基本情況
規劃名稱:湖北省黃石市有軌電車線網規劃
規劃期限:本次規劃期限為2016-2035年,基準年為2016年,近期規劃至2020年,遠期規劃至2030年,遠景展望2049年。
規劃范圍:《黃石市城市總體規劃(2001-2020年)2015年修訂》中的規劃區(包括黃石中心城區,鐵山組團及環大冶湖組團)、大冶中心城區及黃石鄂州共建花湖組團。規劃用地面積共901平方公里。
線網方案:共規劃6條有軌電車,線網長度合計為106.2公里。
其中有軌電車1號線線路起點花湖大道—大泉路交叉口,終點下陸車輛基地,全長19.5公里。
有軌電車2號線線路起點蘇州路—大泉路交叉口,終點市民之家站,支線從奧體中心站到大冶北站,全長23.0公里。
有軌電車3號線線路起點黃石大道—磁湖路交叉口,終點濱湖大道站,全長17.4公里。
有軌電車4號線線路起點黃石站,終點為汪仁,全長20.5公里。
有軌電車5號線線路起點下陸車輛基地,終點東風路站,支線從東風路站至銅綠山鐵礦遺址,全長13.5公里。
有軌電車6號線線路起點連接城西北工業區,終點大冶北站,線路全長12.3公里。
站點規劃:有軌電車站點分為綜合樞紐、換乘樞紐、一般站三類:
綜合樞紐:結合城市對外交通樞紐設置有軌電車首末站,形成鐵路或公路、有軌電車、常規公交、出租車、社會車、自行車等多種方式換乘的樞紐。包括黃石北站、市中心客運站、大冶北站;
換乘樞紐:在城市各市級或區級中心設置多條有軌電車線路換乘的樞紐,同時可與常規公交、出租車、社會車、自行車等多種方式換乘。包括市中心客運站、奧體中心站、大冶主城區站、下陸立交橋站等;
一般站:其它站點。
近期建設內容:由T1 線的一部分和T2 線組合而成,全長約27.33km,設站26 座,其基本走向為磁湖路-規劃路-大泉路-蘇州路-桂林南路-磁湖跨線橋-沿湖路-百花隧道-百花路-新城大道-縱一路-園博大道。
二、環境影響評價的工作程序及主要工作內容
為了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強環境保護的決定以及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條例》的要求,特委托中南安全環境技術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對《湖北省黃石市有軌電車線網規劃》進行環境影響評價工作。
主要工作程序:規劃組織單位委托環評單位開展環評工作,環評單位在調查區域生態環境現狀和收集相關資料的基礎上編制規劃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同時進行公眾意見調查。完成后的環境影響報告書交由技術評審專家評估,按專家意見修改完善的環境影響報告書提交環保主管部門審批。
主要評價內容:收集現有自然、生態、社會經濟等方面的資料,輔以實地調查;重點確定規劃線網沿線的環境敏感保護目標和敏感區域;分析軌道交通線網規劃實施
各階段存在的環境問題,對軌道交通線網規劃涉及的主要環境影響進行預測和分析;提出有效的環境影響減緩措施和建議;提出規劃方案優化調整建議,得出評價結
論。
三、征求公眾意見的主要事項
公眾參與可圍繞對湖北省黃石市有軌電車線網規劃的看法、對規劃實施可能產生的主要環境影響、規劃實施中的環境制約因素、規劃實施需采取的環保措施、對規劃的總體態度等有關環境保護工作方面的意見和建議。
公眾參與的內容主要是請公眾從環保角度對本規劃發表自己的意見和建議。公眾意見歸納后將呈環保行政主管部門,供審查規劃環境影響報告書時參考。
(1)請公眾提供個人準確信息,主要包括:姓名、年齡、職業、文化程度、家庭住址及聯系電話;
(2)根據您掌握的情況,認為該規劃對環境質量造成的危害/影響方面及程度;
(3)您對該規劃環保方面有何建議和要求;
(4)您對管理部門審批該規劃有何建議和要求;
(5)從環保角度出發,您對該規劃持何種態度,并簡要說明原因。
四、聯系方式
社會各界如對規劃有上述方面的意見和建議,可通過以下方式聯系和反映:
規劃組織單位:黃石市鐵路建設投資有限公司
聯系人:靳先生
聯系電話:0714—6361737
電子郵箱:277962547@qq.com
環評單位:中南安全環境技術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聯系人:唐工
聯系電話:027-87335921
電子郵件:323104603@qq.com
五、公示時間
自公示發布之日起10個工作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