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路總公司(以下簡稱“中鐵總”)股份制改造加快進行。日前,中鐵總旗下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鐵科院”)和中國鐵路設計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鐵設”)將先期試點實行市場化工資決定機制。《人民鐵道》報4月22日公布了上述信息。
就此次試點,中鐵總方面稱,將密切關注改革情況,分析存在的問題,總結試點經驗,完善試行方案,為鐵路企業全面實行市場化工資決定機制奠定基礎。
中鐵總人士對《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此次試點將首先在旗下部分非運輸企業展開,原因是相對于運輸企業,非運輸企業改革要簡單、容易,且風險低,對社會沖擊小。除上述兩家公司外,中鐵總非運輸企業還包括中國鐵路建設投資公司、中國鐵路財產自保有限公司、中國鐵路經濟規劃研究院等17個。
《人民鐵道》報稱,鐵路企業的工資總額受企業經濟效益和工效聯動指標的雙重影響,其中,利潤總額決定企業經濟效益,利潤總額、凈資產收益率和人工成本投入產出率共同構成工效聯動指標。實行市場化工資決定機制的企業,其經濟效益增長(下降)幅度決定工資總額增長(下降)上(下)限,工效聯動指標變動確定工資總額增長(下降)幅度。
中鐵總人士對《中國經營報》記者解釋稱,當前,國有企業工資機制特點是工資增長與經濟效益“直接單一聯系”。改革后,工資漲跌將根據企業功能性質定位、行業特點分類確定。統籌考慮企業經濟效益、勞動生產率、勞動力市場價位等多重因素,突出不同考核重點。“在市場化工資決定機制的作用下,職工工資與企業經濟效益和勞動生產率將密切相關,能增能減,能上能下。”他說。
中國鐵設人士對《中國經營報》記者稱,市場化工資改革后,考核重點將多元化,這對壟斷性國企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國鐵設和鐵科院都屬于偏壟斷型國企,相較于其他企業,較容易獲得更高額利潤。“兩家企業在全路范圍內,工資處于比較高的水平,這次工資市場化改革后,我們的工資將有怎樣的工資變化,大家心里都沒底。”他說。
鐵科院與中國鐵設在中鐵總17家非運輸性企業中具有典型的壟斷性特質。中國鐵設是中鐵總下屬唯一勘察設計企業,是以鐵路、城市軌道交通、公路等工程總承包、勘察、設計、咨詢、監理、項目管理業務為主的大型企業集團。
鐵科院在鐵路業內從設計、標準、認證、制造等環節壟斷著多個核心性產品,是中國軌道交通產業鏈中始終無法繞開的企業。如鐵科院下屬的中鐵檢驗認證中心是鐵路產品檢驗認證機構。任何鐵路基建、信號、車輛等產品設備想要進入市場,都繞不開鐵科院這道門坎。
市場化工資改革,考核重點多元化為鐵科院這樣的壟斷型企業帶來了一定壓力,但同時也凸顯了這些企業在市場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上述中鐵總人士對《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市場化工資改革是風險也是機遇,是鐵路企業進行股份化改革走向市場的關鍵動力環節。中鐵總將給予企業充分自主權,充分發揮鐵路企業市場經營主體作用。
他對記者舉例稱,中國鐵設和鐵科院所涉及的業務已不僅僅是鐵路行業,國家及地方的基礎設施建設都會參與,市場化工資改革正是通過鼓勵,甚至是倒逼兩家企業,擺脫單純“吃鐵路”的固有思維,主動走向市場,為改善企業經營管理提供了一個更好的平臺。
原鐵道部基建和裝備制造等部門從鐵路系統剝離走向市場后,組建了中國鐵建、中國中鐵和中國中車等上市公司,市場化競爭增強了企業活力,使其變大變強,目前這些企業已經可以參與國際業務的競爭。“鐵科院與中國鐵設是當前中鐵總旗下裝備制造和基建工程領域最典型的企業,中鐵總希望通過改革復制前述成功。”他說。
就上述人士所稱的賦予鐵路企業自主權,《人民鐵道》報報道稱,工資總額決定因素將倒逼企業做好規劃投資,完善用人機制,有利于提升企業經營管理水平,進一步增強企業活力和市場競爭力,充分調動職工的創效主動性和積極性。改革后,企業要根據工資決定機制,綜合考慮企業發展戰略、經濟效益指標預算、人工成本承受能力等情況,自主編制年度工資總額預算方案。
中鐵總股份制改造從2019年初開始就不斷傳來消息,2019年1月2日,中鐵總在內部會議上宣布其黨組書記、總經理陸東福改任中鐵總董事長,國家鐵路局局長楊宇棟調任中鐵總任總經理。人事任命后,中鐵總即進入更名倒計時,新名稱為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不過由于中鐵總董事會的設置沒能同步完成,其董事長和總經理的正式任命遲遲沒有公開宣布。
在資本市場上,2018年以來鐵路資產上市進程加快。中鐵總2018年先后與深交所、上交所分別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釋放出加快推動鐵路資產資本化、證券化、股權化取得新進展的信息。
2018年,京滬高鐵公司上市進入實際操作層面。11月8日,中鐵總經營開發部主任毛秉仁對《中國經營報》記者透露,京滬高鐵上市已選定券商。
2018年12月17日,中鐵總直屬專業運輸企業中鐵特貨運輸有限責任公司在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掛牌轉讓20%股權,股權轉讓后將于2019年啟動股份制改革、申報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IPO)。
鐵科院始建于1950年,是中國鐵路唯一的多學科、多專業的綜合性研究機構。2000年由事業單位轉制為企業單位,是原鐵道部下屬的6家公司之一。其下設17個單位,院屬全資公司32個、控股公司7個,職工5800余人。
中國鐵設成立于1953年,資產69億元,是唯一一家隸屬于中鐵總的鐵路工程基建企業,原名鐵道第三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
附:
一、中國鐵路總公司下屬運輸企業(21個)
1.鐵路局(公司)(18個):哈爾濱鐵路局,沈陽鐵路局,北京鐵路局,太原鐵路局,呼和浩特鐵路局,鄭州鐵路局,武漢鐵路局,西安鐵路局,濟南鐵路局,上海鐵路局,南昌鐵路局,廣州鐵路(集團)公司,南寧鐵路局,成都鐵路局,昆明鐵路局,蘭州鐵路局,烏魯木齊鐵路局,青藏鐵路公司。
2.專業運輸公司(3個):中鐵集裝箱運輸有限責任公司,中鐵特貨運輸有限責任公司,中鐵快運股份有限公司。
二、中國鐵路總公司下屬非運輸企業(17個)
中國鐵路建設投資公司,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中國鐵路經濟規劃研究院,鐵總服務中心,中國鐵路信息技術中心,中國鐵道出版社,《人民鐵道》報社,中國鐵路專運中心,中國鐵路文工團,中國火車頭體育工作隊,鐵道第三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中鐵銀通支付有限公司,中國鐵路發展基金股份有限公司,中國鐵路國際有限公司,中國鐵路財產自保有限公司,中國鐵路財務有限責任公司,中國鐵路網絡有限公司。
三、中國鐵路總公司所屬事業單位(3個)
鐵道黨校,中國鐵道博物館,鐵道戰備舟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