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條例》和《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暫行辦法》有關規定,為讓公眾充分了解和支持“安順市城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促使建設單位充分考慮公眾對本規劃的意見和建議,從而做出科學合理的決策,現就該規劃的主要信息,向社會公眾公開,具體如下:
根據《安順市城市總體規劃(2016-2030年)》,考慮與城市總體規劃年限保持一致,同時適度超前規劃遠景線網,本次規劃期限界定為:近期:2016-2020年;遠期:2021-2030年;遠景:2030年以后。
線網規劃由6條線路構成,形成“中心放射狀”線網格局。總長175.2公里,城市規劃區線網密度0.64km/km2,主城區線網密度1.22km/km2。普定片區-安順中心城區-平壩片區發展軸線+安順中心城區內塔山片區聯系外圍組團的對外放射線的“軸+放射”線網形態。其中,沿安順中心城區-平壩片區發展軸帶,是中心城市城市軌道交通網絡發展的基本構架;安順中心城區的塔山、西秀、雙陽片區是城市軌道交通網絡服務的重點區域。
1號線覆蓋幺鋪物流園、經開區、老城核心區、北部新城、西秀蔡官產業園、七眼橋,串聯安順西客運樞紐、安順東客運站等重要交通樞紐,為主城區城市軌道交通主軸線。主線起始于幺鋪物流園,止于轎子山跳蹬場,全長27.5公里,設車站23座,主要沿安順西站—西航路—中華西路—中華東路—轎子山鐵路專用線—北五號路—轎子山鎮敷設;支線起始于東關站,止于七眼橋大麻山,全長14.9公里,設車站12座,主要沿黃果樹大街—東四路—東二路敷設。
2號線聯系航空港、老城核心區、寧谷組團,串聯安順火車站等重要交通樞紐,是城市軌道交通南北向主軸線。線路起始于寧谷南部洋海村,止于航空港甘河,全長23.5公里,設車站17座,主要沿安寧大道—火二路—中華南路—中華北路—航空港規劃道路敷設。
3號線覆蓋經開區、老城核心區、西秀蔡官產業園,串聯安順西客運樞紐、安順火車站、安順東客運站等重要交通樞紐,是城市軌道交通輔助軸線。線路起始于安順西站小屯附近,止于石板河北部小寨頭,全長25.4公里,設車站20座,主要沿安順西客運樞紐西側下穿通道—黃果樹大街—工業大道敷設。
4號線覆蓋經開區、北部新城、蔡官、西秀區,串聯安順西客運樞紐、黃果樹機場、蔡官客運站等重要交通樞紐,是城市軌道交通輔助軸線。 主線起始于奧體中心附近,止于蔡官北部付家壩,全長28.9公里,設車站24座,主要沿奧體中心—機場路—二環路—武當路—北二路—北三路敷設。支線長10.2公里,設車站8座,主要沿二環路-北航路-東一路敷設。
5號線主要服務平壩城區-夏云組團,串聯平壩南客運樞紐、夏云客運站,為平壩中心城區南北向軌道交通主軸線。線路起始于平壩縣城南部謝華村附近,止于夏云北部黃龍,線路全長17.2公里,設車站13座,主要沿白云路—塔山路—中山路—龍城路敷設。
6號線主要覆蓋安順主城區與普定片區,串聯黃果樹機場、普定汽車站、普定政務中心、安六城際黃桶北站等,是城市軌道交通輔助線路。線路起始于4號線破木村站,止于普安站,線路全長27.6公里,設車站19座,主要沿安普路-中心大道敷設。
線網功能層次和交通系統制式
線網方案中分為骨干線、輔助線兩個層次。其中,1、2號線為“十字形”主骨架線;3、4、5、6號線為輔助線。
線網采用多層次城市軌道交通體系,即1、2號線采用輕軌系統,3、4、5、6號線采用現代有軌電車系統。
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程序和主要工作內容:
(1)評價工作程序:委托環評機構—環評機構收集研究文件資料、進行環境現狀調查—環境影響評價、編制環境影響報告書—公眾意見征詢—上報環保主管部門審批。
(2)主要工作內容:收集現有自然、生態、社會經濟等方面的資料,輔以實地調查;重點確定規劃線網沿線的環境敏感保護目標和敏感區域;分析軌道交通線網規劃實施各階段存在的環境問題,對軌道交通線網規劃涉及的主要環境影響進行預測和分析;提出有效的環境影響減緩措施和建議;提出規劃方案優化調整建議,得出評價結論。
公眾可在公示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提出寶貴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