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從中國政府網獲悉,國務院印發《關于授權和委托用地審批權的決定》,在嚴格保護耕地、節約集約用地的前提下,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改革土地管理制度,賦予省級人民政府更大用地自主權。同日,自然資源部發布關于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授權和委托用地審批權的決定》的通知。
國務院關于授權和委托用地審批權的決定
國發〔2020〕4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相關規定,在嚴格保護耕地、節約集約用地的前提下,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改革土地管理制度,賦予省級人民政府更大用地自主權,現決定如下:
一、將國務院可以授權的永久基本農田以外的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審批事項授權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準。自本決定發布之日起,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四條第三款規定,對國務院批準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城市在建設用地規模范圍內,按土地利用年度計劃分批次將永久基本農田以外的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的,國務院授權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準;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四條第四款規定,對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城市和村莊、集鎮建設用地規模范圍外,將永久基本農田以外的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的,國務院授權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準。
二、試點將永久基本農田轉為建設用地和國務院批準土地征收審批事項委托部分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準。自本決定發布之日起,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四條第二款規定的永久基本農田轉為建設用地審批事項,以及第四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永久基本農田、永久基本農田以外的耕地超過三十五公頃的、其他土地超過七十公頃的土地征收審批事項,國務院委托部分試點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準。首批試點省份為北京、天津、上海、江蘇、浙江、安徽、廣東、重慶,試點期限1年,具體實施方案由試點省份人民政府制訂并報自然資源部備案。國務院將建立健全省級人民政府用地審批工作評價機制,根據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土地管理水平綜合評估結果,對試點省份進行動態調整,對連續排名靠后或考核不合格的試點省份,國務院將收回委托。
三、有關要求。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要按照法律、行政法規和有關政策規定,嚴格審查把關,特別要嚴格審查涉及占用永久基本農田、生態保護紅線、自然保護區的用地,切實保護耕地,節約集約用地,盤活存量土地,維護被征地農民合法權益,確保相關用地審批權“放得下、接得住、管得好”。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不得將承接的用地審批權進一步授權或委托。
自然資源部要加強對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用地審批工作的指導和服務,明確審批要求和標準,切實提高審批質量和效率;要采取“雙隨機、一公開”等方式,加強對用地審批情況的監督檢查,發現違規問題及時督促糾正,重大問題及時向國務院報告。
國務院
2020年3月1日
自然資源部關于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授權和委托用地審批權的決定》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自然資源主管部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自然資源主管部門,中央軍委后勤保障部軍事設施建設局,國家林業和草原局,中國地質調查局及部其他直屬單位,各派出機構,部機關各司局: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授權和委托用地審批權的決定》(國發〔2020〕4號),現就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委托試點省份省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要抓緊擬訂實施方案,按照國發〔2020〕4號文件由省級人民政府報部備案。
二、對應國務院授權和委托的用地審批權,將部的用地預審權同步下放省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將先行用地批準權委托給試點省份省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其中委托用地預審和先行用地批準權的期限與試點時間相同。上述實施方案應包括用地預審和先行用地批準內容。
三、委托試點省份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必須遵循嚴格保護耕地、節約集約用地的原則,按照法律政策規定及審查標準規范進行用地審查。
對涉及占用生態保護紅線的,應當符合中辦、國辦《關于在國土空間規劃中統籌劃定落實三條控制線的指導意見》規定,屬于允許占用生態保護紅線的國家重大戰略項目,以及其他對生態功能不造成破壞的有限人為活動的建設項目范圍。要按照中央文件規定組織論證。
對涉及占用永久基本農田的,應當符合中央文件和部文件規定可以占用永久基本農田的重大項目范圍。
在辦理委托事項時,批復文件開頭要有“受XX機關委托XX權”的意思表達。
四、部將按照省級人民政府用地審批工作評價機制,通過“雙隨機、一公開”等方式進行嚴格檢查,根據各地土地管理水平綜合評估結果,及時提請國務院動態調整委托試點省份。
本文件有效期5年。
自然資源部
2020年3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