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沈陽市城鄉建設局發布沈陽市城市軌道交通第四期建設規劃(2025-2030年)環境影響評價第一次信息公示。根據公示,《沈陽市城市軌道交通第四期建設規劃(2025-2030年)》包含:K1快線一期、K2快線一期、5號線一期、16號線一期、2號線支線、4號線北延、9號線北延、15號線一期(10號線二期)共8個項目,總規模約200公里,包含車站105座、主變電所11座、車輛基地10座和控制中心1座,總投資約1232.06億元(目前方案正在研究編制,具體線路和規模以國家主管部門最終審批為準)。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批復了黃桶至百色鐵路可行性研究報告。線路起自滬昆鐵路黃桶站,經貴州省鎮寧自治縣、紫云自治縣、望漠縣及廣西壯族自治區樂業縣、凌云縣,利用南昆鐵路接入百色站。線路全長314.6公里,其中新建正線302.9公里,對南昆鐵路永樂至百色段增建二線11.7公里,近期設車站18座,預留車站10座,黃桶地區預留貴陽方向至本線聯絡線建設條件。主要技術標準為國鐵I級;正線數目為新建單線;設計速度為160公里/小時。項目總投資為338.54億元,項目建設工期為5年。
3月2日,北京市2023年重點工程計劃正式對外發布。今年市級重點工程共300項,其中100項基礎設施項目包括12條地鐵和6條鐵路。12條地鐵中,新建項目僅有1號線支線,其余11條均為續建項目。1號線支線項目位于豐臺區、石景山區,西起青龍湖東站,東至1號線八角游樂園站,線路全長19.9公里,設車站9座,新建停車場1處。6條鐵路中,新建項目為市郊鐵路亦莊線工程和京唐城際鐵路北京隧道段。
從成都軌道集團獲悉,龍泉至天府國際機場線(S13線)已確定將于今年年內開工,這也是第三條通往天府國際機場的軌道交通線路。龍泉至天府機場線為市域(郊)軌道交通線路,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多層次軌道交通規劃》中的線路。根據《成都市“十四五”城市建設規劃》顯示,該線路從地鐵13號線龍安站引出,經龍泉驛、簡州新城、空港新城至天府國際機場;線路全長約51公里,共設車站12座,建設周期為5年;總投資206億元。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提出到2025年,基本形成橫向打通、縱向貫通、協調有力的一體化推進格局,數字中國建設取得重要進展。到2035年,數字化發展水平進入世界前列,數字中國建設取得重大成就?!兑巹潯分赋?,要全面賦能經濟社會發展。其中提出,做強做優做大數字經濟。培育壯大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研究制定推動數字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措施,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推動數字技術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在農業、工業、金融、教育、醫療、交通、能源等重點領域,加快數字技術創新應用等。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保障城市軌道交通安全運行的意見》等有關要求,近日,交通運輸部印發《地鐵車輛運營技術規范(試行)》,進一步提高地鐵車輛運行可靠性、可用性、可維護性和安全性。此次印發的《技術規范》主要包括四部分內容。一是文件目的和適用范圍,說明了規范編制目的、適用范圍及車輛組成,提出了車輛基本結構參數。二是車輛總體技術要求,從可靠性、可用性、可維護性和安全性等方面入手,提出了車輛動力學性能、加減速度性能、關鍵速度匹配、防火性能、防水防塵性能、減振降噪性能,氣密性、電磁兼容等總體要求。三是各組成部件
2月26日,蘇州軌道交通11號線項目工程驗收合格,初步具備試運行條件,也為年中開通初期運營奠定了堅實基礎。蘇州軌道交通11號線將于3月1日進行載重不載人試運行。蘇州軌道交通11號線是江蘇首條與上海地鐵對接、蘇州首條通往昆山的地鐵線路,為長三角一體化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的示范工程,也是中國縣域經濟首條全城穿越的地鐵線路,工程總投資299.34億元,采用6節編組B型車,設計時速100km/h,2018年開工建設。項目西起蘇州工業園區唯亭站,東止于昆山花橋站,與上海地鐵11號線相接。全長41.25千米,均為地下線,
2月23日,軌道交通“跨越500公里”新聞發布會消息,重慶軌道交通5號線北延段將于2月27日開通初期運營,屆時重慶軌道交通運營里程將跨越500公里,建成全世界規模最大的山地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網絡。2023年,重慶計劃再開通10號線二期(后堡至蘭花路)、5號線一期中段和18號線,運營里程達到537公里;2024年,計劃開通市域鐵路璧銅線;2025年,計劃開通4號線西延伸段、6號線東延伸段、18號線北延伸段、24號線一期等4條線路,屆時重慶市運營里程突破600公里以上。
2月21日,長江中游城市群省會城市第九屆會商會召開,武漢、長沙、合肥、南昌四省會城市共同簽署了《長江中游城市群省會城市合作行動計劃(2023-2025年)》《長江中游城市群2023年重點合作事項》等文件,探索協同發展新機制。四省會城市今年將共同爭取將武漢至南昌、武漢至貴陽、武漢至安慶至池州、長沙至安慶至南京、安慶至景德鎮等鐵路項目,納入國家新一輪中長期鐵路網發展規劃及近期建設計劃,加快建設合武高鐵、合襄康高鐵等重點項目。
2023年2月,《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正式獲國務院批復。這是繼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全國國土空間規劃綱要(2021—2035年)》后,首部經國務院批準的跨行政區國土空間規劃。示范區總規共8章、65條,包含了23張圖集,58個近期重點項目。其中,深化互聯互通,打造高效快捷的交通網絡方面,構建由干線鐵路、城際鐵路、市域鐵路、城市軌道交通等構成的多層次軌道交通系統,強化示范區與虹橋樞紐的軌道鏈接,建設“軌道上的示范區”,力爭實現水鄉客廳至虹橋樞紐30分鐘可達,
Tel:(網站)021-51603532;(會議)021- 51603528 51603599;(報告、手機報) 021-51603532;(定制)13482147664;Fax:021-51603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