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廣州地鐵公布了在建地鐵線路2022年度進度,10條(段)、202公里地鐵如期完成多個建設節點目標。截至2022年年底,廣州地鐵在本地線網總里程已達621公里,累計完成投資總量6523億元。2023年力爭全年完成投資901億元。廣州今年將加快廣州白云站綜合交通樞紐的建設以及十一號線(環線)等在建地鐵項目施工,新開通五號線東延段、七號線二期2條(段)共31.7公里地鐵線路,新開工建設八號線北延段支線等三條(段)地鐵新線。城際鐵路項目上,廣州地鐵將加快佛穗莞、南中珠等城際項目和廣河高鐵白云機場T3至江村
近日,貴陽市人民政府批復貴陽市交委《貴陽市綜合交通體系規劃(2021—2035年)》。鐵路方面,規劃建設新渝貴高鐵、川黔鐵路久長至都拉營段擴能,研究重慶-貴陽-廣州超高速鐵路通道、貴陽至廣州貨運鐵路快線,釋放現狀渝黔鐵路及貴廣鐵路部分運能用于貨運,構建重慶經遵義至貴陽至柳州至廣州港、深圳港、北部灣等鐵路貨運大通道,近期加快實施貴南高鐵、黔桂鐵路增建二線、貴廣鐵路提質改造等工程。公共交通方面,規劃以城市軌道交通(地鐵+低運量軌道交通)為主體、常規公交為基礎、其他公交方式為補充的多層次公共交通網絡。打造環城快
自2023年2月4日(星期六)首班車起,昌平線南延一期(清河—西土城)開通試運營,運營里程9.7公里,共開通清河小營橋、學知園、六道口、學院橋、西土城5座車站。其中六道口站可實現與15號線換乘,西土城站可實現與10號線換乘。線路開通后將與既有昌平線貫通運營,昌平線全線運營自昌平西山口站至西土城站,全長44公里。屆時,北京城市軌道交通線路共計27條,運營總里程達807公里。
長沙市委辦公廳、市政府辦公廳日前印發《長沙市2023年重點建設項目清單》。軌道交通方面,長沙將加快1號線北延一期、2號線西延二期、7號線一期、磁浮東延線等建設進度,大力推進S1長寧快線和S2長瀏快線建設;預計長株潭西環線一期上半年實現初期運營;1號線北延一期工程年內基本完成土建工程,開展機電工程、裝修工程施工,以軌道交通提升城市承載功能,帶動片區開發建設。
金義東市域軌道交通工程由金義線和義東線兩條線路組成,其中,金義線和義東線首通段已經正常載客運營,而義東線后通段也于近日進入運營標準跑圖階段,意味著距離開通試運營又近了一步。此次跑圖的范圍為凌云站到明清宮站,共計13個站點,每天早上6點30分開始到晚上9點,共有90列電動客車要按照運行圖和時刻表“按圖行車”。義東市域軌道交通工程義東線后通段為體育館站至明清宮站,正線線路長約13.6公里,涉及橫店高鐵站、明清宮站2座地下車站。目前,橫店高鐵站還在建設中,明清宮站正在進行最后收尾工作。
1月30日,鄭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官網發布公示公告:鄭州市低運量軌道交通線網規劃建設用地獲批。鄭州市低運量軌道交通線網規劃形成5條線的線網規劃方案,5條線分布在鄭東新區、高新區、中原區、中牟縣、新鄭市及登封市等區域,總長度約105.3公里。其中,T1線為鄭開客流走廊加密線,聯系鄭東新區與中牟文創園,服務文創園主要旅游接駁,線路長約40.2公里;T2線服務前程路客流走廊,強化白沙核心功能區縱向聯系,線路長約16.2公里;T3線服務高新區中心的橫向吸引和CCD副中心的縱向吸引,線路長約17.6公里;T4線南部
從1月28日召開的廣東全省高質量發展大會獲悉,廣東今年要建成投用廣汕汕高鐵、珠三角水資源配置工程等一批重大項目,加快廣湛、梅龍高鐵等項目建設,力爭開工建設漳汕、梅武高鐵,珠三角樞紐機場等項目,全年新增鐵路建設里程共866公里。廣東交通運輸系統將推進綜合立體交通網加快建設,高質量打造交通強省,重點加快廣湛、深江、珠肇、梅龍高鐵、粵東城際廣佛西環等鐵路項目建設,打造“軌道上的大灣區”,推進深中、獅子洋、黃茅海等跨江跨海通道以及出省通道建設,預計至2025年出省通道達34條。
湖南省發改委消息,長株潭都市圈多個軌道交通建設項目已獲國家相關部委審核同意實施。根據布局,長株潭都市圈近期計劃推進建設10個軌道交通項目,預計新建里程376公里,總投資約963億元。長株潭都市圈將加快“四網融合”的多層次軌道交通大外環格局。干線鐵路包括加快建設長沙至贛州鐵路;建設云貴廈聯絡線、西南聯絡線并預留與京廣鐵路聯絡線接軌條件,與京廣、滬昆高鐵主干線銜接串聯;研究布局長沙至九江鐵路域內段。城際鐵路包括建設長沙至株洲城際鐵路,研究布局長株潭城際鐵路與武廣高鐵聯絡線、暮云站至湘潭北站聯絡線建設。市域(郊
1月24日,廣州地鐵發布南沙至珠海(中山)城際工程(萬頃沙~興中段)(廣州段)社會穩定風險分析公眾意見征詢公示。根據公示,項目線路自南沙萬頃沙站經十二涌站、二十涌站,并往南銜接中山、珠海,與既有廣州市軌道交通十八號線貫通運營。其中,廣州段新建線路長度約18.8公里。
近日,由廣州地鐵和建科環能科技有限公司聯合主編的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CECS標準《綠色低碳軌道交通設計標準》和《綠色低碳軌道交通評價標準》正式公開發布,填補了軌道交通行業在綠色低碳設計與評價標準領域的空白。兩個標準內容基于廣州地鐵主導的《新一輪線網可持續發展的軌道交通低碳環保設計標準及評價標準專題研究項目》主要研究成果,在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的指導下,標準編制組在國內首次完整的制定了“站、場、線”全覆蓋的綠色低碳軌道交通設計標準和與之嵌套使用的評價標準。兩個標準的發布,意味著軌道交通行業在“雙碳”工作
Tel:(網站)021-51603532;(會議)021- 51603528 51603599;(報告、手機報) 021-51603532;(定制)13482147664;Fax:021-51603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