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都江堰至四姑娘山山地軌道交通扶貧項目(下稱:都四項目)26日舉行開工動員儀式,該項目是國內首條以齒軌作為運行軌道的軌道交通項目。
都四項目起于成灌高鐵都江堰站,經虹口、龍池、映秀、耿達、臥龍、鄧生溝、巴郎山至小金縣四姑娘山鎮。線路全長123.18公里,新建車站11座,預留車站1座,正線橋隧總長121.14公里,占線路98.3%,總投資215.9億元,建設工期6年。
項目由中鐵二院勘察設計,項目借鑒了海外“窄軌+齒軌”技術的成功運營經驗,科學融入了鐵路技術,針對山區線路特點,項目運行軌道采用了雙線米軌設計,同時配套研發了全新齒軌動車組。在大坡道路段,使用鋼輪鋼軌、齒輪齒條雙制式牽引,以提升通行能力。
項目作為首個山地軌道交通扶貧項目,著眼“脫貧攻堅的典范、民族團結的橋梁、綠色發展的示范”定位,建成后將減少公路對沿線自然保護區影響,促進大熊貓世界遺產地等生態敏感區環境保護,進一步縮小阿壩州與國家中心城市成都的時空距離,助推民族地區脫貧攻堅和群眾致富奔康。
都四項目是一條“創新之路”。它是國內首條以齒軌作為運行軌道的軌道交通項目,開創了山地軌道交通的先河。本項目借鑒了國外“窄軌+齒軌”技術的成功運營經驗,科學融入了鐵路技術,針對山區線路特點,創新開展了“定制化”設計:為適應山地地形,運行軌道采用雙線米軌設計,同時配套研發了全新齒軌動車組;在大坡道路段,使用鋼輪鋼軌、齒輪齒條雙制式牽引,以提升通行能力。
都四項目是一條“環保之路”。線路途經地區分布大量景區,為保護生態環境,中鐵二院優化線路方案,多采用橋隧方式通過,全線橋隧比達98.34%。在橋梁方面,項目主要參考鐵路建設的架橋機架梁方式,減少施工過程中對土地的占用,并減少對環境的破環。在隧道方面,計劃對部分隧道采用非爆破機械開挖建造技術,以此減少施工期間對動植物的影響,控制施工期間產生的噪音及振動。
都四項目是一條“景觀之路”。該項目是四川省重點打造的軌道交通旅游觀光試點工程,將串聯起都江堰、青城山、臥龍、四姑娘山等景區。為實現與自然和諧相融,中鐵二院在設計過程中,使線路跟隨地形起伏,行進的列車與環境融為一體,互為景觀。
都四項目是一條“扶貧之路”。該項目把川西北豐富的旅游資源與成都平原連成一體,讓交通與旅游有機結合,極大推動沿線旅游及相關服務產業的發展,從而進一步擴大就業供給、提高居民收入,有效實現旅游扶貧功能,助力民族貧困地區脫貧攻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