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國內的“新基建”布局加速,蓄勢待發;海外,比亞迪攜創新云軌方案在巴西連下兩城。
當地時間4月27日,比亞迪和巴西圣保羅地鐵公司正式簽署圣保羅市軌道交通17號線項目合同,繼薩爾瓦多云軌后,比亞迪軌道交通業務在巴西再下一城。
比亞迪將作為系統整體方案提供者,為圣保羅市軌道交通17號線提供包括14列5編組車輛、道岔、導電軌、UTO級信號系統、中央控制系統、工程車、洗車機等在內的單軌系列機電產品以及工程集成、安裝、調試、培訓等技術服務。
從全球首條跨海云軌到圣保羅軌道交通“黃金線”
先是薩爾瓦多,后是圣保羅,比亞迪云軌方案在國際上的發展活力與潛力正在顯現。
2020年1月,在巴西薩爾瓦多政府辦公室,比亞迪與巴伊亞州交通運營公司CTB簽署了整體設計方案合約,將為薩爾瓦多建造全球首條跨海云軌。
時隔3個多月,在巴西圣保羅,比亞迪又與圣保羅地鐵公司簽署合約,將為圣保羅軌道交通17號線提供云軌解決方案。
17號線是圣保羅名副其實的“黃金線”。
在圣保羅市,不同的軌道交通線以不同顏色作區分,17號線不僅因其為亮眼的金黃色而得名,更重要的原因還在于,全長17.7公里的17號線,建成后與現存的地鐵1號線、4號線、5號線及9號線等多條線路接駁。
一期從圣保羅孔戈尼亞斯機場(Congonhas Airport )到該市其他中心區域,連接圣保羅重要的商業區、圣保羅大學以及城市東部的人口密集區域,也成為堪稱市內軌道交通命脈的最牛“黃金線”。
作為南美洲最大、最繁華的城市,圣保羅不僅是巴西的經濟和文化之都,也是南北物流重鎮。其中,被稱為市內三大商業機場之一的孔戈尼亞斯機場,2008年就以近18.7萬次航班起降量和1367萬名乘客吞吐量成為巴西第二繁忙的機場。
孔戈尼亞斯機場位于圣保羅市中心,該區域客流密度大、車輛數量多,交通擁堵問題嚴重,令圣保羅市民苦不堪言,不少人甚至因為擁堵而誤機。17號線被寄予了緩解機場至城市其他中心區域道路交通壓力的厚望。
“黑科技”賦能,綜合技術實力與國際巨頭相匹敵
擁有軌道交通整套解決方案的自主知識產權,以及云軌技術的先進性與高兼容性,成為比亞迪此次中標關鍵。
“設計日均客流量將達到25萬人次,發車間隔最快可達80秒,這對車輛技術、運行系統等提出了極為嚴苛的要求。”比亞迪巴西分公司總經理李鐵介紹。
更具挑戰的是,由于17號線一期基建已經完成,為了與已建好的軌道梁進行匹配,需要對車輛尺寸進行專門定制與調整——若不掌握核心技術和產業鏈,這種調整幾無可能。
比亞迪之所以從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一方面在于比亞迪能夠獨立完成跨座式單軌整車、軌道、車站及通信信號自動控制的建設以及全系統集成,可以根據項目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地調整列車編組、車體尺寸等,綜合優勢十分突出。
另一方面,比亞迪還擁有眾多“黑科技”技術加持:鐵電池儲能系統、永磁輪邊直驅電機、輕量化車體、單軸轉向架、能量回饋系統、信號系統等。
反應到實際運用上,則賦予了云軌讓人無法抗拒的綜合優勢:
①建造周期短:采用預制軌道梁,節省了工期,整體建造周期約為地鐵的1/3。
②造價低:工程量適中、拆遷少且以高架為主,總造價約為地鐵的1/5。
③占地面積小:軌道梁纖細、支柱結構面積小,可建在道路中央分隔帶和較狹窄街道上。
④環境適應性強:爬坡能力強,可實現10%爬坡;轉彎半徑小,可實現45米轉彎半徑,因此可在建筑物密集和地形起伏大、坡陡急彎處建造。
⑤橋梁通透,景觀性好:空間遮擋小,能提供更充足的光照;很好地適應城市景觀和生態環境。
⑥噪聲低、乘坐舒適:轉向架采用橡膠輪胎及空氣彈簧,因此車體振動小,且運行噪音遠低鋼軌系統,在城市噪音控制標準以內,軌道架設可從建筑中穿過。
⑦搭載全自動運行系統等諸多高科技配置,可實現全自動運行、斷電無人駕駛、自動診斷、休眠喚醒、客流實時監測、人臉識別、可視對講等功能。
比亞迪云軌方案短期內在海外連續落地背后
城市軌道交通是一國重要基建項目,民營企業比亞迪受到巴西國家認可與青睞,絕非運氣使然。
軌道交通行業向來有著很高的準入門檻,過去很長時間里,因為投資金額過大和技術門檻過高,該領域很少有民營企業蹤影。
2011年,比亞迪為解決城市交通擁堵問題,組建1000多人的研發團隊、歷時5年、累計投入50億元成功打造了跨座式單軌——云軌。其造價低、工期短、節能環保、噪音低、編組靈活、地形適應能力強等特點,已被驗證廣泛適用于大中城市的交通骨干線和超大型城市的加密線、商務區、游覽區等線路。
2017年9月,比亞迪全球首條商業化運營線路銀川云軌正式通車,直至今天各方面運營數據良好,成為了銀川的一道亮麗風景線。
而在巴西,比亞迪2017年就展開了對圣保羅地鐵公司的業主動態以及17號線工程的持續跟蹤,提早做好了投標預判。同時充分利用比亞迪國際化布局,在和巴西交替開展24小時全天候工作。
時間線再往前,比亞迪2012年早早打入了巴西市場,經過不斷發展,目前業務范圍已涵蓋新能源車的生產和銷售、太陽能電池的生產和銷售、以及軌道項目的整體設計、施工及運營等。不僅為當地創造了大量的優質就業崗位,投放當地市場的純電動大巴、卡車、出租車等多種零排放交通產品,也對巴西治理空氣污染產生了積極影響。
從薩爾瓦多的全球首條跨海云軌,到圣保羅的軌道交通“黃金線”,云軌方案在巴西連續落地,是比亞迪深耕細作的結果,也是厚積薄發的外現。
未來,比亞迪將繼續助力一帶一路沿線更多國家實現綠色交通及清潔能源夢想,將“智造”、智慧,惠及全世界人民,為全人類創造更光明、廣闊和繁榮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