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江西興國縣人民政府與江西理工大學永磁磁浮技術及應用成果轉化合作簽約儀式在興國賓館會議室舉行。江西理工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楊斌致辭,江西理工大學黨委委員、副校長羅仙平出席,江西興國縣委書記賴曉軍致辭,縣委副書記、縣長陳黎主持,縣領導楊志正、曾軍威出席。
賴曉軍表示江西理工大學將永磁磁浮技術工程示范線項目落戶興國縣,并在應用成果轉化領域與興國縣開展深度合作,將進一步加快興國縣高質量發展步伐,助力興國縣經濟社會加速騰飛,并轉化為推動興國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動力,扎實推進項目落地建成,深化應用成果轉化合作,譜寫校地雙方共同發展新篇章。
楊斌在致辭中說,此次校縣雙方開展永磁磁浮技術及應用成果轉化合作,是該技術成果進入市場應用推廣的關鍵一環。下一步,雙方主要依托江西磁浮軌道技術有點責任公司推進整個技術的研發、推廣和運營等,積極依托公司平臺,積極吸納第三方及社會資本參與虹軌建設,實現虹軌交通新制式的成熟,形成技術標準和施工規范。他表示希望通過虹軌落地興國,有效探索縣域產業發展新路徑,主動服務電子信息、旅游等產業高質量發展,最大限度提升城市功能品質,為模范興國進位趕超提供新動能,共同創造新時代長征路上的“第一等工作”。
會上,與會人員觀看了永磁磁浮技術及應用成果視頻,江西理工大學與興國縣簽訂了合作協議。
據了解,永磁磁浮技術成果是江西理工大學歷時5年牽頭研制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一種集安全、智能、節能環保、經濟和適應范圍廣等特點于一體的新型軌道交通模式,有望成為中小城市及城際軌道交通網的新選擇,在永磁磁浮及其應用處于國際領先地位。
虹軌
虹軌由稀土永磁懸浮模塊、永磁直線同步電機驅動模塊、智能定位與走行控制模塊、數據傳輸與運行控制模塊、供電模塊、軌道支撐與基礎等六大部分組成,通過運控單元的協調調度實現穩定運行。
虹軌由江西理工大學于2014年首次提出,2015年獲工信部稀土專項立項支持,2016年開始聯合西南交通大學等單位共同研制完成。虹軌的成功開發對擴大磁性材料應用領域、帶動產業創新升級、培育新興產業集群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