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加強企業與高校的合作,推動科技成果轉化與產業發展,6月13日,山東大學與青島地鐵集團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建立戰略合作關系。山東大學校長樊麗明、青島地鐵集團總經理王永亮參加簽約儀式。當日,“山東大學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在青島地鐵揭牌。
山東大學和青島地鐵的戰略合作,依托青島市區位與政策優勢、青島地鐵產業集群優勢、山東大學綜合性多學科智力優勢,聚焦智慧交通、智能建造、工程材料、工程裝備領域,為工程建設全方位提供關鍵技術支撐,全面提升青島地鐵集團創新能力。引進軌道交通全球頂尖的戰略科學家和科技領軍人才,打造國際高端人才匯聚地。
根據協議,山東大學和青島地鐵就助力產業升級等六個方面展開合作。第一,山大全面助力青島地鐵產業升級,培育新動能,全面參與和服務青島地鐵轉型發展,開展平臺共建、科學研究、成果轉化、人才培養、人才引進、業務拓展等的全面務實合作;第二,根據青島地鐵提出的高新技術項目需求和企業技術難題,山大將組織力量進行研究開發、成果轉化和技術攻關,支持青島地鐵技術創新;第三,根據實際情況,彼此向對方開放有關實驗室、研究室(所)與技術中心,共享科研儀器設備,為對方提供必要便利和支持;第四,開展科研平臺及產業化平臺共建工作,瞄準國內外重點發展領域,開展雙方擬定方向和領域的原創性技術研發,對接國家戰略需求和行業發展需求;第四,針對重難點工程項目、潛力型業務拓展需求,開展技術攻關、成果轉化和國家級科技獎項聯合申報工作;第五,做好人才培養與產教融合,山大協助青島地鐵做好企業所需人才的培養、技術咨詢、技術培訓和職業技能鑒定工作;第六,后續雙方將邀請對方高水平的研究人員到各自機構進行研討、講學或做學術報告。
青島地鐵集團總經理王永亮在簽約儀式上說,近年來,青島地鐵集團與山東大學開展了廣泛而富有成果的合作,聯合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復雜海洋環境運營期隧道結構災變機理與防控理論及技術》和省重大創新工程《軌道交通運營隧道服役狀態智能識別與維護關鍵技術及裝備》研究工作。
5月21日,山東大學副校長、研究生院院長李術才院士帶隊專題聽取了青島地鐵6號線“智慧工地”建設方案,并提出了寶貴意見。王永亮說,山東大學已走過百年光輝歷程,正在朝著第二個百年砥礪前行。青島的“百年地鐵”剛剛起步,此番與山東大學開展更深入、全面、多元化的合作,形成優勢互補,加大對智慧交通、智能建造、工程材料、工程裝備等領域的研究探索,將為青島地鐵工程建設提供關鍵技術支撐,共同建設國內外有重要影響力的科技示范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示范區,形成重大成果轉化基地,帶動經濟快速發展,助力國家“交通強國”“海洋強國”戰略。
據悉,山東大學和青島地鐵將建立起管理層會晤和溝通機制,成立由雙方領導和相關部門組成的戰略合作促進委員會,設立聯絡辦公室,共同制定合作的長期規劃、年度工作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