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蘭州市軌道交通有限公司官網發布《蘭州市城市軌道交通近期建設規劃(2021-2026年)環境影響評價信息公示(第二次)》相比于之前的環評公示此次公示內容不僅有4號線的建設規劃還涵蓋了其他幾條線(1號線、2號線、3號線、5號線)未來的建設規劃情況。
蘭州城市軌道交通規劃建設5條線路
此次環評公示線網規劃修編規模顯示,蘭州市城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修編由5條線路組成,規劃線路總長228公里。共設車站100座(預留4座),其中換乘站12座;停車場6處,車輛段及車輛基地5處;主變電站12座。
1號線橫貫東西,構筑了中心城區軌道交通“一”字型主骨架,與2號線一道有效地解決了蜂腰地段的交通瓶頸問題,與城市的東西向帶狀組團式格局相適應。西起西固區石崗,依次串聯了西固區、安寧區、七里河區、城關區,東至城關區東崗,先后通過了西站十字、小西湖、西關十字、東方紅廣場等大型客流集散點和人口集中區,與主城區內布設的所有軌道交通線路都能夠實現一次換乘。線路全長34公里,設站24座,其中地下車站21座,高架車站3座。車站中有7座換乘站。
2號線是主城區東西向的第二客流走廊,與1號線一道有效地解決了蜂腰地段的交通問題,直接溝通兩大鐵路客站,既能滿足東西向出行的需要,又能解決西固與安寧組團間及城關區南北向客流出行的需求。西起西固區化工南路,依次串聯西固區、安寧區、七里河區、城關區,東至雁北路,與主城區內布設的所有軌道交通線路都能夠實現一次換乘。線路全長37公里,設站32座,其中地下車站26座,高架車站6座。車站中有7座換乘站。
3號線是城關區溝通黃河兩岸的軌道交通線路,解決黃河兩岸跨河出行需求,增加了外圍組團與城關核心區的出行聯系。線路南起火車站,依次串聯了城關核心區、鹽場組團、雁灘地區、白道坪青白石片區,北至青白石片區,與主城區內布設的1、2、5號線都能夠實現一次換乘。全長約24公里,設站19座,其中地下車站14座,高架車站5座。車站中有4座換乘站。
4號線是溝通主城區與東部組團出行聯系的市域快線,與1號線銜接打通城市東西向出行大動脈,拓展了城市向東發展的空間。線路西起雁灘路,依次串聯了城關區、和平組團、定連組團、榆中盆地,東至夏官營大學城,與主城區內布設的1、2、5號線都能夠實現一次換乘。全長52公里,設站18座,地下站10座,高架站8座。
5號線是溝通主城區與蘭州新區的市域快線,加強了主城區與蘭州新區的快速交通聯系,將有利于推動蘭州新區的發展。線路南起火車站,依次串聯城關區、忠和、水阜和蘭州新區,北至蘭州新區中川機場,同時沿經十五路向北延伸至公鐵走廊的條件,與線網所有線路實現一次換乘,加強了新區與各組團的交通聯系。全長81公里,設站20座(含預留車站4座)。車站中有4座換乘站。
4號線一期工程線路全長47.78公里
4號線一期工程起于東崗站,止于大學城站,線路全長47.78公里。
線路走向:4號線一期工程線路具體走向:4號線進入東崗東路,引入在建1號線東崗站換乘節點,設東崗站與在建1號線換乘。與1號線換乘后,線路下穿東崗立交,沿東金公路向東,至閻王溝由地下轉為地面線,之后穿越大青山,至柳溝河溝口南轉,以高架線沿溝西側臺地梁峁地形邊緣向南,穿越方家泉村,下穿連霍高速,之后上跨柳溝河,進入和平大道,以隧道形式沿和平大道向南敷設,至薇樂大道與和平大道路口設地下二層和平站,至G109與和平大道路口設地下二層和平東站,出和平東站后,線路沿312國道繼續向南,在路側由地下線轉為高架線,在定遠組團東部科技新城范圍沿規劃經十五路敷設,分別于緯六路路口設置高架緯六路站,緯十一路與緯十五路路口之間、沿312國道設定高架定遠站,于緯十七路路口北側、沿規劃經十五路南北向設高架科技新城站,科技新城站為科技新城車輛基地接軌站,出入線由站后交叉渡線端部引出。出科技新城站后,線路進入東部科技新城二期地塊,沿經十二路向南下穿寶蘭客專后設連搭站,線路出連搭站后向東穿越白虎山至榆中縣城西設榆中西站,榆中西站為榆中西停車場接軌站,出榆中西站轉向東沿太白路、科創大道路中高架敷設,依次串聯榆中、三角城和夏官營組團,分別設置榆中站、榆中東站、三角城站、詹家營站,至蘭大夏官營校區東側設大學城站后設終點折返。
即日起面向社會征求意見
按照生態環境部《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辦法》規定,從即日起,蘭州市城市軌道交通近期建設規劃(2021-2026年)環境影響評價信息對外進行公示。
公眾可以通過信函、電子郵件,在10日內將公眾意見表(蘭州市軌道交通有限公司官網軌道動態欄目《蘭州市城市軌道交通近期建設規劃(2021-2026年)環境影響評價信息公示(第二次)》中進行附件下載。)提交給蘭州市軌道交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