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廣州地鐵獨家獲悉,近日地鐵十號線舉行了初步設計評審會,官方消息顯示線路增加了兩座換乘站。地鐵相關負責人證實:十號線的寺右新馬路站和廣州大道中站,由非換乘站調整為換乘站。
近日,廣州市住房城鄉建設委主持、廣州市建設科技委辦組織召開了廣州市城市軌道交通三號線東延段、十號線工程初步設計評審會。會議邀請了來自北京、上海、天津、武漢、南寧、深圳、廣州等地53名專家,對項目提出修改意見和優化建議。
根據市建委公布的信息,十號線為廣州軌道交通“X”形對角線中東北-西南的結構骨干線,線路全長25.16公里,全地下敷設,設19座車站,其中已建成運營的6.01公里、5座車站(天河客運站–石牌橋)為三號線支線。本次新建線路19.15公里、14座車站,其中換乘站10座,對三號線支線進行拆解。
記者發現,十號線的換乘站數量發生了變化。地鐵此前公布的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十號線新建線路一共8座換乘站,而這次是10座。廣州地鐵相關負責人回應:新增了寺右新馬路和廣州大道中兩座換乘站。
廣州大道中站換乘新線
廣州大道中站位于金穗路與廣州大道交界附近,方圓300米內都沒有地鐵站。地鐵相關負責人說,新的地鐵規劃擬考慮新線經過廣州大道中,故將該站調整為換乘站。
“在上一輪的地鐵建設方案,廣州大道中只有十號線途經,因此該站為非換乘站。目前,廣州正在做新的地鐵建設規劃,規劃中有新線路會在廣州大道中設站,所以提前預留換乘。”至于新線的走向如何,該負責人表示并未確定。
地鐵獲批之后又有新線加入,將非換乘站改為換乘站,并不是第一次出現。比如廣州地鐵十一號線鶴洞東站,獲批時為非換乘站,后來佛山地鐵十一號線接入,因此更改設計預留換乘。
寺右新馬路
換乘五號線
寺右新馬路站位于五號線五羊邨站西側,此前設計為非換乘站。往來于這兩條線的乘客,至少要繞道換乘兩次:十號線先換乘一、三號線的體育西路,再到楊箕或珠江新城換乘五號線。
“此次評審會上,專家提出,寺右新馬路和五羊邨這兩座車站距離很近,應考慮換乘。”廣州地鐵相關負責人說,接下來將與規劃部門一道深化落實。
調整為換乘站之后,寺右新馬路站會否改名,與五號線的五羊邨站保持一致?
地鐵相關負責人說,目前車站站名都是工程名,是否改成五羊邨言之尚早,以后會進行研究。
推薦方案
在體育西設站 解四線換乘難題
十號線由三號線支線(天河客運站-石牌橋)拆解而成,未來在體育西如何換乘一直備受關注。現在,“天河客運站-石牌橋”段的乘客,無需換乘即可直達珠江新城及海珠區番禺,去機場方向僅需在體育西下車后走到站臺對面,拆解之后能否方便換乘三號線和一號線?
此前公布的線路圖顯示,十號線擬在BRT體育中心站的位置設站,取名天河路,與體育西路站的換乘距離在300米以上,隔了一條天河城大街再加一段天河南一路。至于將又一城改造為換乘通道的做法,相關部門表示沒有聽說此事,要走此道或需出站。
十號線在天河路設站,將無法換乘東西大動脈十三號線,兩者一個在天河路,一個在黃埔大道。此外,十三號線目前設計也是無法換乘一、三號線。這四條線互相交織,地處全國商業規模最大的天河商圈,卻換乘極不便利。
據悉,推薦方案是十號線在體育西路南段設站,北接一、三號線,南接十三號線。這樣與一、三號線的換乘距離最短,而且接上十三號線,市民不用出站換乘,一舉解決四條線的換乘問題。“但是這個方案很可能需要征地拆遷。”內部人士透露,“目前該方案與天河路方案都是候選, 最后選擇哪一個,需要由規劃部門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