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期5天的第三屆數字建設成果展覽會10月11日在福州開幕。本次展覽以“創新驅動數字化轉型,智能引領高質量發展”為主題,設立數字抗疫、數字政府、數字經濟、數字社會等7大板塊,展出了云計算、衛星通信、區塊鏈、網絡安全等重點領域的信息技術創新的最新成果,以及農業、工業和服務業數字化轉型取得的進展,展示經濟社會各領域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全貌。
記者在展會現場看到,由中鐵電氣化局運用機械裝備沙盤、MARS體驗、視頻圖片、機器人演示等高科技手段布置的展區尤為引人注目。展區共分為數據集成應用、創新運維應用、智能建造應用、技術融合應用4個板塊,集中展示了在中鐵電氣化局在“數字軌道交通”方面的最新成果。
數據集成應用提升運維效率
記者在展會上了解到,中鐵電氣化局研發的城市軌道交通數據管理平臺投入使用后,通過地鐵三維模型和運維信息結合的大數據平臺,展示了車站的資產信息、設備運行情況、車輛狀態等信息,極大地方便了工作人員進行車站的運維。整個系統的運用場景涵括了數字地鐵數據大平臺,還有能耗監管、聯調管理、運維管理、安捷系統、軌行車輛監控系統等,可將調度、管理等項目上匯集的數據進行標準化、流程化、共享化、可視化等操作,增強了信息共享的全面性、便攜性和時效性。
數據集成應用系統還設置了在3D界面修改設備信息的功能,3D界面的修改可以反映在資產信息中,實現了整個設備在全生命周期運維中的信息共享、交換與流動,避免了信息不一致的錯位,從而降低了運維成本、節省了工作時間、減少了維修錯誤、提高了運營效率。
大數據加持智能裝備如虎添翼
特別引起記者興趣的是,運維巡檢機器人現場實際模擬操作演示,吸引了很多參觀者的目光。機器人在技術人員的指令下,順暢地完成了各類技術操作示范。
技術人員告訴記者,運維巡檢機器人采用自主或遙控的方式,在無人值守的變電站、地下管廊、地鐵隧道等場景,對室內外設備進行巡檢,通過機載的多種傳感器實時檢查現場的有害氣體、煙霧及設備溫濕度,可及時發現設備故障、異物入侵等異常現象,并通過報警通知操作人員遠程連接,采用遙控的方式排除現場故障。
此外,中鐵電氣化局自主研發應用的全斷面隧道水沖洗車、油電雙動力動態檢測車、有軌電車超級電容成套充電裝置、接觸網零部件、機械裝備等一系列城市軌道交通綠色運維設備和高速鐵路及城市軌道交通新技術新產品,也在本次展會上集中亮相。其中,被稱為“清道夫”的隧道水沖洗車,可以深入隧道內部有效清理掉小型垃圾、塵土和隧道壁附著物,為列車上線提供綠色空間。
智能軌道交通建設領軍者
中鐵電氣化局的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作為電氣化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建設的國家隊和主力軍,他們承建了國內70%以上電氣化鐵路,60%以上的高速鐵路和70%以上的城市軌道交通工程,擁有世界最大的鐵路電氣化和地鐵接觸網專門生產基地,生產的懸掛產品占全國已開通軌道交通線路的90%以上。
作為國內領先、世界一流的電氣化科技創新企業集團,中鐵電氣化局充分發揮行業“龍頭”作用和專業優勢,構建了“重載、長大干線、高鐵”三種制式的技術體系,全面掌握了高速電氣化鐵路設計、施工技術體系、系統集成管理體系、高鐵牽引供電系統關鍵產品研發和生產技術;構筑起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高速鐵路牽引供電技術平臺,爭做智能軌道交通建設領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