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當地時間10月26日,北京市基礎設施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京投”)收購德國Logo Motive GmbH公司(以下簡稱“LM公司”)項目通過德國經濟部外商投資審批,京投稱,收購已不存在實質性障礙。10月29日京投發布官方消息,透露上述內容。至此,京投在軌道交通全產業鏈上完成了從設計、投資、制造、建設到運營的所有布局。
京投稱,LM公司是國際知名軌道交通車輛設計公司。業務涉及車輛機械設計、仿真分析、噪聲控制、檢測認證等多個領域,在超高速列車、城際動車組、地鐵、有軌電車等車型上擁有設計經驗。
就收購LM公司的過程,京投透露,這是京投的第一筆海外收購項目。在今年新冠疫情影響下,德國政府對外商投資并購審查趨嚴。京投并購團隊準備相關材料,順利通過德國經濟部兩輪審查。京投表示,此次海外并購項目拓展了北京市軌道交通產業鏈,也為京投公司進一步海外投資積累了經驗。
京投稱,未來,公司將進一步轉型升級,推進“投資+創新”模式,提高城市軌道交通全生命周期管理水平,為構建“安全、便捷、高效、綠色、經濟的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奠定基礎。
近年來,京投一直在軌道交通全產業鏈上補短板。2020年8月4日,北京市委、市政府宣布京投公司和北京市軌道交通建設管理方,北京市軌道交通建設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軌道公司”)實施合并重組;更早前的2011年,負責北京地鐵主要運營任務的北京市地鐵運營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運營公司”)通過股權劃轉成為京投的子公司。京投將北京市軌道交通的投融資、建設管理和運營全部收歸旗下(詳見經營網2020年8月5日報道《京投與軌道公司合并重組 北京地鐵投資建設重歸一家》http://www.cb.com.cn/index/show/zj/cv/cv13493761266)。
而在裝備制造領域,京投公司布局更早。2010年12月,原隸屬于北控交通裝備公司的北京地鐵車輛裝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京車裝備”)取得城市軌道車輛投標企業資質,獲得軌道車輛制造牌照,成為第二家可以制造地鐵車輛的廠家。2017年3月,在北京市國資委的支持下,京投公司收購了京車裝備,完成了其在軌道交通車輛裝備制造業布局的重要一步。
2017年,京投公司成立河北京車軌道交通車輛裝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河北京車”),并在河北省保定市投資興建軌道交通列車生產基地,地鐵城軌車輛開始規模化生產。2019年底該項目竣工,2020年9月河北京車第一輛城軌車組裝下線。
京投公司在車輛產能與創新上的迅速拓展,或對中車在地鐵車輛裝備領域長期無人撼動的局面造成沖擊(詳見經營網2018年6月4日報道《京投地鐵新廠開工 與中車競爭合作錯綜復雜》http://www.cb.com.cn/zjssb/2018_0604/1238993.html)。目前有7家企業擁有城市軌道車輛生產資質,可生產地鐵、輕軌、單軌等軌交產品,其中包括中車的6家子公司和京車裝備。
據《經營報》記者粗略統計,中車下屬6家企業的年生產能力都接近或超過1500輛,這意味著中車年生產能力已達9000輛以上。京投公司保定地鐵基地落成后,地鐵車輛年產能突破萬輛。
就地鐵產能問題,國家發改委在2018年3月20日發布《關于加強城市軌道交通車輛投資項目監管有關事項的通知》,要求各地嚴控城軌車輛新增產能,城軌車輛產能利用率低于80%的地區和企業,不得新增城軌車輛產能;并要求各地嚴查“投資換訂單”問題(詳見經營網2018年3月20日報道《發改委重拳治理城軌產能 部分車輛生產企業業務承壓》http://www.cb.com.cn/zjssb/2018_0320/1228733.html)。
京投公司成立于2003年,原名為北京地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直屬北京市國資委。該公司主營以軌道交通為主的基礎設施投融資與管理,業務范圍還包括軌道交通裝備制造與信息技術服務、土地與物業開發經營等,承擔以軌道交通為主的基礎設施投融資與管理,以及軌道交通裝備制造與信息技術服務、土地與物業開發經營等相關資源經營與服務職能。2019年底,公司資產總額達到6212億元,累計實現凈利潤179.43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