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從長沙市重點辦獲悉,常益長高鐵初步設計方案日前通過專家評審,這標志著常益長高鐵線路走向、站點選址等基本確定,常益長高鐵寧鄉段預計11月將進入實質性施工階段。
常益長高鐵位于湖南省西北部,西起常德市常德站,東至長沙西站,正線線路全長157.314公里、聯絡線長5.65公里、動走線長6.002公里。項目工程鐵路等級為客運專線,雙線,速度目標值為350公里/小時,工程建設工期為4年。全線設常德站、漢壽南站、益陽南站、寧鄉西站、長沙西站共5個車站,預計2018年年內進入實質性施工階段。項目建成后,將實現湖南省全省14個市州全部通高鐵的目標,寧鄉到長沙預計僅需10分鐘,到常德預計僅需20分鐘。
正線全長約157公里,寧鄉境內約23公里
作為國家“八縱八橫”高速鐵路網中廈門至重慶、呼和浩特至南寧兩條大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常益長高速鐵路成為了形成湖南省高鐵環線的關鍵組成部分,將與渝黔、黔張常、長贛、贛龍、龍廈等鐵路共同構建川渝與湘贛閩地區最便捷的客運大通道,貫通海峽西岸、長株潭、成渝等城市群。項目建成后,將實現全省14個市州全部通高鐵的目標,寧鄉到長沙預計僅需10分鐘,到常德預計僅需20分鐘。
常益長高鐵位于湖南省西北部,處在長沙—益陽—常德城鎮產業聚合帶內,西起常德市常德站,東至長沙西站,正線線路全長157.314公里、聯絡線長5.65公里、動走線長6.002公里,其中寧鄉境內正線長約23公里。
根據初步設計,該線路自常德站引出后沿常德大道至柳葉湖,然后基本沿石長鐵路并行,于石長線處,上跨城市道路人民路和石長線,于常德職業學校北側跨馬家吉河,之后線路連續跨越J44、二廣高速與沅江,取直至漢壽南,并于向陽河北側鴨東鋪村設漢壽南站;連續上跨S215、長常高速、G319,然后向東南取直,跨資水、石長鐵路,經謝林港鎮于益陽南設益陽南站;出站后跨益婁線、南線高速,沿石長線經滄水鋪、衡龍橋至寧鄉,于既有寧鄉大道西側新設寧鄉西站,然后線路并石長鐵路向東,后跨長常高速、岳臨高速,于古沖水庫北側進入望城境內引入長沙西站。
“北線勢必對寧鄉經開區土地造成切割,不利于土地規范使用和經濟發展!”市重點辦主任鄧新華告訴記者,起初,常益長高鐵寧鄉段設計南線和北線兩個方案,初定使用北線方案,通過分析后發現,北線方案對寧鄉經開區土地造成切割影響,不利于今后規范使用土地,市重點辦即刻行動,通過多次進行上下有效銜接,最終采取了南線方案,這樣不僅有利于交通組織、土地集中開發利用帶動經濟發展、方便群眾出行,還為今后寧鄉交通網完善打下了良好基礎。“渝長廈高鐵自益陽與石長線平行至我市菁華鋪鄉付家塘村開始向南與石長線錯開。出站后東至寧鄉大道處與石長線并通道,出石長站后與站前路平行跨溈江,至金洲后基本與石長線平行。”
5座車站選址基本確定,寧鄉西站站房面積近5000平方米
“目前常益長高鐵全線5座車站的選址已基本確定,但車站站房建筑、站臺規模等正在設計中。”鄧新華告訴記者,常益長高鐵自西北向東南依次設常德站、漢壽南站、益陽南站、寧鄉西站和長沙西站,全線平均站間距39.329公里。常德站在原石長單線鐵路場址上新建,長沙西站在原長株潭城際鐵路基礎上新建常益長鐵路高速場。益陽南站位于益陽市高新區鳳棲湖北側,距既有益陽站直線距離約2.7公里。漢壽南站位于漢壽縣株木山鄉,距離主城區約8公里,S205省道從車站東側通往縣城。
寧鄉西站屬于新建,位于菁華鋪鄉,設北橫線以東,春城北路以西,石長線以南,站前路以北,距離主城區約4.4公里,距離寧鄉經開區寧鄉大道約2.5公里,即新金海中學北300米左右處。
“車站按一般中間站設計,主要辦理旅客列車出發、通過及旅客乘降等業務,以通過作業為主。”說起寧鄉西站的設計,鄧新華很高興,他告訴記者,按照設計,原則上站房面積一般要控制在2500-3000㎡,考慮到寧鄉近年來發展迅速,交通網不斷完善,未來寧鄉西站將成為重要交通樞紐,市重點辦通過多方匯報、協調,爭取將站房面積設計增加到了5000㎡。“面積大了,不僅利于交通組織、減少擁擠,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利于往后爭取可停靠列車趟數,方便群眾出行,更有利于對接今后相關鐵路并站、互通。”
常益長高鐵初步設計方案顯示,寧鄉西站站房設于線路右側,站房面積初步設計為5000㎡,設10米寬進出站地道一座,車站最高聚集人數1200人。站房南面設置了寬敞的站前廣場,站前廣場兩側規劃布置公交停車場及鐵路自營停車場,停車場含停車位560個。站房主體一層,局部兩側。站房一層中間為候車廳,兩側均設置衛生間、客運用房及旅客服務用房;左右側布置售票室、出站廳及設備用房。進站旅客由站前廣場直接進入到站房候車大廳后,可直接到達基本站臺上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