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西高鐵漠谷河2號特大橋19號墩至20號墩首孔56米預制膠接拼裝簡支箱梁最后一個節段今日(12日)完成拼接,這是“干拼法”施工工藝首次在國內高鐵簡支箱梁應用。
漠谷河2號特大橋位于陜西省咸陽市乾縣境內,是銀西高鐵全線跨度最大、墩高最高的橋梁,為陜西段重點控制性工程。其中5號至20號墩共計15孔,上部結構設計為56米節段預制膠接拼裝簡支箱梁,梁體采用單箱、單室等高度預應力混凝土簡支箱梁。工程采用造橋機節段膠接拼裝架設,預制及安裝精度控制要求極高,相較于普通箱梁線性控制更嚴格,施工過程中還要克服吊裝重量大、施工周期長、接口工序多等困難。
全橋預制節段共計195個,梁端部節段長2.75米,中部標準節段長4.6米,整孔共13個節段,12個接縫,接縫面剪力鍵按密鍵形式布置,剪力鍵采用梯形,接縫采用無溶劑型雙組分觸變性橋梁專用環氧粘結劑,在移動支架造橋機上整孔組拼,整孔張拉預應力施工。
銀川至西安高速鐵路是《國家中長期鐵路網規劃》中“八縱八橫”高鐵網包(銀)海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線路自西安北站引出,向西北經咸陽機場、禮泉、乾縣、永壽、彬縣后進入甘肅境內,經寧縣、西峰、慶城、環縣進入寧夏回族自治區,經吳忠市跨黃河后經靈武市引入銀川市。線路全長約617公里,其中陜西段163.4公里,設有隧道12座,隧道總長度達64.4公里,占線路全長的39.4%。設計時速250公里,預留提速條件,計劃于2020年底建成通車。
銀西高鐵建成通車后,將形成以西安為中心的關中城市群和以銀川為中心的沿黃城市帶之間的便捷通道,通過西安鐵路樞紐與全國高速鐵路網實現互聯互通。線路開通后,西安至銀川列車運行時間將從目前的15小時縮短至3小時以內,對進一步完善中西部鐵路網結構,密切少數民族地區與內地人員往來和經貿交流,促進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改善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