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改革開放方案》兩份重磅方案相繼出臺,珠海橫琴、深圳前海正引發多方關注,將為深入實施《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豐富“一國兩制”實踐發揮重大作用。
兩大合作區的建設立足粵港澳資源稟賦和發展基礎,聚焦全面深化粵港澳大灣區東、西兩大區域的開放合作、基礎設施建設和體制機制創新。建設方案的落地將推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營造便利粵港澳居民生活就業的新空間,有望加速大灣區城際軌道交通建設。
灣區新基建市場空間大拓展
佳都科技領跑軌交創新體系和全產業鏈建設
就在不久前,由佳都科技等九家企業聯合出資成立的廣州大灣區軌道交通產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正式掛牌,將打造規模產值領先、行業帶動力強、國際知名的軌道交通總承包和專業系統集成平臺、產業投資平臺、產業園區運營管理平臺,預計“十四五”末,軌道交通產業規模可達3000億元。
作為引領軌道交通全產業鏈高質量發展的本土龍頭企業,佳都科技整合自身科技、人才、資本等多方位要素投入到粵港澳大灣區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中來,依托自動售檢票系統、站臺門系統、綜合監控系統和通信系統四大核心系統技術產品,自主研發推出“智慧車站”、“華佳Mos智慧地鐵大腦”等智慧軌交產品,項目覆蓋國內超30個城市,78條線路,形成全國性全產業鏈的業務布局,并且擁有廣州、長沙等百億級軌道交通設備總集成項目的信息系統交付能力和先進經驗,為協同、開放、支持可迭代開發和應用創新的智慧地鐵生態樹立了典范。
廣州18/22號線有望接駁琴澳深圳
佳都科技“AI+軌交”業務共享發展機遇
即將于九月下旬正式開通的廣州地鐵18號線和22號線,為打造“軌道上的大灣區”按下了發展的加速鍵,其整體的智慧化設計和各項系統設備均由佳都科技提供,全線應用“智慧車站”系列新產品,開辟了“AI+軌交”技術產品場景化落地和大規模創新應用的又一重要實施空間。
一張覆蓋中心城市、重要節點城市、主要城鎮的大灣區城際快速交通網絡正漸次織就。18號線自南沙萬頃沙至廣州東站,全長61.3千米,功能定位為南沙快線,開通后將實現從南沙自貿區到廣州市中心半小時抵達。22號線自番禺廣場至芳村站,線路全長30.8千米,功能定位為南站快線。兩條線路連通萬頃沙、廣州南站、廣州東站、白鵝潭四大樞紐,通過軌道線網銜接進一步輻射琶洲、廣州火車站、白云機場三大樞紐,將實現南沙副中心至廣州中心城區30分鐘抵達的重要時空目標。
今年5月,中山自然資源局發布《中山市綜合交通規劃(修編)》,披露了18號線聯通珠海的構想。其中的軌道交通規劃示意圖顯示,廣州地鐵18號線南延段設有3個分支:一是往東延伸接入深圳機場,與深大城際互聯互通;二是經中山翠亨新區去往珠海,即一直頗為穩定的18號線南延段東線;三是進入中山市中心再去珠海,即18號線南延段西線。
而在與橫琴島“一水一橋”之隔的對岸,澳門輕軌將延伸至合作區與珠海城市軌道線網聯通,融入內地軌道交通網。目前,澳門輕軌橫琴延伸線已于上半年動工建設,未來將在橫琴口岸與廣珠城軌延長線、廣州至珠海(澳門)高鐵、南沙至珠海(中山)城際珠海段等實現互聯互通。
在開放的政策利好下,灣區沃土將為居民提供更為便利的生活、就業、創業和學習新空間。未來,佳都科技將以其在軌交業務領域先進的創新成果,推進現代化城際軌道交通的智能化建設,承接廣州與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日益增長的客流需求,助力穗城攜手珠澳共建灣區“一小時生活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