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長沙市人大官網公開了官方對于十五屆人大七次會議087號提案的答復,主要涉及到長沙地鐵規劃、長株潭軌道交通規劃、長瀏快線等重大項目。
全文如下:
一、規劃背景
(一)長沙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
根據《長沙市人民政府關于長沙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修編的批復》(長政函〔2020〕86號),規劃形成“一橫兩縱”的快線方案和“環+放射”的普線方案。
遠景線網規模890公里,其中規劃快線4條,共223公里;規劃普線14條,共667公里。2035年規劃線網規模794公里,其中規劃快線4條,共182公里;規劃市區普線13條,共612公里。
快線方案包含S1長寧線、S2西站-瀏陽快線、S3河西快線、S4長株快線,其中S2西站-瀏陽快線起于長沙西站,沿雷高路、紫荊路、云棲路、南二環、香樟路至黃花機場后往東經永泰路至瀏陽,線路長96公里。
注:最新地鐵規劃已經過的市政府批復。之前流傳來的版本不是最終版,僅供參考。不過,線路數量、規模、走向應該大體不差。
過程稿,僅供參考
(二)長株潭城市群城際軌道交通網規劃(2009-2020)
根據《國家發展改委關于長株潭城市群城際軌道交通網規劃(2009-2020年)的批復》(發改基礎〔2009〕2583號),同意建設長沙~株洲(湘潭)線、長沙~益陽~常德線、長沙~岳陽線、株洲~衡陽線、長沙西環線、長沙~瀏陽線、湘潭~婁底線,合計里程760公里。
遠景展望城市群外圍城市的聯絡線和支線,最終形成“一核、主軸線、半圓、支線”的網絡。該規劃已于2020年到期。
注:這個規劃在2020年就過期了,大概意思就是過時了,現在派不上用場了,要重新做規劃了。
(三)長株潭都市圈軌道交通規劃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單位關于推動都市圈市域(郊)鐵路加快發展意見的通知》(國辦函〔2020〕116號),省發改委正在組織編制《長株潭都市圈軌道交通規劃》。
本次規劃重點構建長株潭都市圈范圍市域(郊)鐵路網絡體系,打造長株潭都市圈內1h通勤圈。結合長株潭都市圈的發展需求,至2035年長株潭都市圈共規劃7條市域(郊)鐵路,線網規模425km(其中需新建391km)。
其中規劃有S2南站-瀏陽線線路長71.6公里,與《長沙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修編》(2020年版)中S2線T3至瀏陽段線位一致,計劃在十四五期間啟動建設。
注:十四五期間就是2021年到2025年,這個期間啟動,算比較快的。下圖是長株潭軌道交通規劃的過程稿,僅供參考。
過程稿,僅供參考
二、項目前期研究情況(節選)
2020年為適應長沙機場改擴建工程對綜合交通功能需求的需要,按照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要求,長沙磁浮東延線接入T3航站樓工程開工建設。磁浮T3站預留了向瀏陽延伸條件。
根據省政府《關于長沙黃花機場磁浮東延線項目建設有關問題的請示》的批示,省政府同意開展磁浮東延線(T3-洞陽段)可行性研究報告等前期工作,由省發改委牽頭協調國家發改委,爭取支持。
目前,長沙至瀏陽市域軌道交通已納入長沙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草案)。鑒于渝長廈高鐵在瀏陽市區設站位置發生了變化,在2017-2020年期間對長沙至瀏陽市域快線線站位方案研究的基礎上,我司正組織設計院對S2線T3至瀏陽段的線位、制式及敷設方式進一步研究。
注:下圖是渝長廈高鐵在瀏陽市區設站位置
三、存在的問題
(一)報批模式
經研究,結合國家最新有關文件規定,S2線已不適用參照長株潭城際軌道交通西環線一期工程的報批模式。
一是上位規劃《長株潭城市群城際軌道交通網規劃(2009-2020)》已于2020年到期。
二是根據《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單位關于進一步做好鐵路規劃建設工作意見的通知》(國辦函〔2021〕27號),嚴禁以新建城際鐵路、市域(郊)鐵路名義違規變相建設地鐵、輕軌。
目前S2線可適用的報批模式有兩種,分別為城市軌道交通報批模式、市域(郊)鐵路報批模式。
1.城市軌道交通報批模式
根據國家發改委對第三期建設規劃調整提出的有關要求,在建設規劃調整中不能新增線路,因此S2線無法納入第三期建設規劃調整而只能作為新建線路納入第四期建設規劃。
目前S2線已納入《長沙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修編》(2020年版),線網規劃修編將作為專項規劃納入在編的《長沙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
根據城市軌道交通項目報批的經驗,在《長沙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批復后從建設規劃編制到項目開工大約需要2-3年時間。
注:第三期地鐵建設規劃調整今年報批,批復下來之后才,根據批復才能基本明確第四輪地鐵建設規劃報批時間;另,《長沙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今年可能無法批復,具體以官方公布為準。
同時,根據國家發改委要求,城市軌道交通近期建設資本金比例不低于40%,政府資本金占公共財政預算收入不超過5%。據此測算,第四期建設規劃的規模為170-190公里。
注:我們來看看第四輪建設規劃中,哪幾條線路獲批可能性較大。
全新線路方面,規劃8號線約54公里,9號線約43公里,10號線約49公里,加起來146公里,考慮到可能會分期建設,加起來120公里左右。
延長線方面,1號線不再延長;2號線、3號線、4號線都可能繼續東延,線路不延長;5號線、6號線可能西延,線路不會太長;7號線南延、東延都有可能……這些加一起,估計不超過50公里。
根據長株潭一體化發展第三次市委書記聯席會議精神及湖南省“十四五”重點項目鋪排,要求開展S1線、S2線、S3線、S4線的研究工作。鑒于快線線路較長,若將4條快線納入第四期軌道交通建設規劃報國家發改委批復,將會影響市區普線的報批規模。
注:也就是說長瀏快線能不能納入第四期地鐵建設規劃,還不能確定,現實不容樂觀,小編覺得可考慮分段推進。
2.市域(郊)鐵路報批模式
目前省發改委正在組織開展《長株潭都市圈軌道交通規劃》編制,計劃2021年下半年上報國家發改委審批。若年底取得規劃批復,根據國辦函〔2020〕116號,都市圈市域(郊)鐵路建設規劃的報批和審核,比照城市軌道交通建設規劃管理的相關規定執行,預計從長株潭都市圈軌道交通建設規劃編制到項目開工大約需要2-3年時間。
(二)敷設方式
若采用城市軌道交通報批模式,原則上在中心城區采用地下敷設方式,城市外圍采用地面或高架敷設。但由于線網規劃階段,項目的線站位方案暫未穩定和明確,需在后續設計階段結合城市發展要求、環保要求,考慮道路條件、現狀開發強度、工程投資等因素的影響,最終確定敷設方式。
若采用市域(郊)鐵路報批模式,根據國辦函〔2020〕116號市域(郊)鐵路新建線路原則上以地面建設為主,困難路段可考慮采用高架方式,進出樞紐的個別路段可研究采用地下方式。從嚴控制工程造價,新建線路直接工程費用一般不高于同一地區輕軌工程費用的75%。
四、下一步工作
我司已于3月將上述研究成果及實際困難向桂英書記匯報,請求市政府高位協調省政府,結合項目建設的時序要求,盡快明確S2線的報批模式。同時,我司已組織設計單位對S2線T3至瀏陽段的線位、制式及敷設方式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