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門市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十四五”規劃文本解讀
一、規劃背景
“十三五”時期,江門市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積極打造珠西綜合交通樞紐,累計完成交通基礎設施投資908.5億元,是“十二五”(304.7億元)的近3倍。
到“十三五”末,鐵路里程達到205公里,較“十二五”末年增長116%。高速公路總里程達593公里,較“十二五”末年增長54%;農村公路實現100人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目標。港口萬噸級泊位6個,較“十二五”末增加100%。江門市1056個行政村客運班車(公交)通達率達100%。中心城區公共交通站點500米覆蓋率達100%。
在這個基礎上,我們深入開展《江門市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規劃范圍包括江門市全域,對于戰略性的交通資源,規劃研究范圍拓展至周邊區域。規劃期限為十四五時期(2021-2025年)。
二、規劃對象
規劃對象涵蓋公路、鐵路(含軌道)、水路、民航、郵政和城市公交運輸服務。
三、規劃目標
(一)總體目標
到“十四五”末,江門市形成內聯外通、高效優質綜合立體交通網絡,建成高速通達周邊城市、快速聯通組團和城鄉、有力支撐產業平臺的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形成“12345”的綜合交通發展格局,為江門市建設珠西綜合交通樞紐、粵港澳大灣區西翼樞紐門戶城市、珠江西岸新增長極和沿海經濟帶的江海門戶提供堅實保障。
“12345”是指,聚焦1個核心目標(建成珠江西岸交通樞紐城市),提升2大樞紐(鐵路、港口)能級,形成3個交通圈【1小時通達市域各市(縣),及珠三角主要城市與周邊干線機場;2小時左右通達省內其他地市;3小時左右通達周邊省會城市】,構建4個體系(基礎設施體系、運輸服務體系、支撐保障體系,行業治理體系),打造5個網絡(高速直達骨架網、高效通達干線網、全面覆蓋基礎網、舒適便捷慢游網、立體多式聯運網)。
(二)具體目標
建設投資:“十四五”投資力爭達到2000億元,重點實施六大重點工程。
鐵路:全面融入“軌道上的大灣區”,鐵路營運里程達到296公里左右,其中高快速鐵路達到186公里左右,實現“四市三區”鐵路客運車站全覆蓋。建成深江鐵路、珠肇高鐵江門至珠三角樞紐機場段,建設珠肇高鐵江門至珠海段、廣佛江城際。
公路:公路網絡更加完善,公路總里程突破1萬公里,高速公路達到740公里左右;普通國道二級及以上公路比例達98%左右,普通省道三級及以上公路比例達95%,建制村通雙車道公路比例力爭達100%。全面建成中開高速江門段、黃茅海跨海通道、銀洲湖高速,江鶴高速擴建、江中高速擴建、江門大道南、臺開快速路、五邑路、會港大道、南山路、國道G325鶴山址山至開平塘口段、國道G240新會會城至牛灣段及臺山大江至那金段改建工程等項目;建設南海至新會高速、廣臺高速開平至臺山段、濱江快線、順鶴高快速通道等項目。
港航:港口航道能力進一步增強,萬噸以上碼頭達到8個,新增1條萬噸級出海航道。完成崖門出海航道二期工程建設,實現1萬噸級船舶全潮通航、2萬噸級乘潮通航。加快高新港二期、廣海灣港區廣海灣作業區建設工作。
城鄉客運服務:中心城區公共交通占機動化出行比例達到35%左右;提高具備條件的較大自然村通客車比例。
城鄉物流服務:縣、鄉、村(指行政村)三級物流節點布局更加完善;快遞進村(指行政村)服務覆蓋率100%,實現村村通快遞。
綠色智慧安全:綜合運輸通道資源利用的集約化、綜合化水平大幅提高;5G網絡覆蓋高速公路干線及主要服務區、高鐵站和重要樞紐;交通運輸安全與風險管控體系更加完善, “兩客一危一重貨”車輛實時監控覆蓋率達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