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月至11月17日,上海申鐵投資有限公司南匯支線(兩港市域鐵路)進行環境影響首次信息公示。
南匯支線(兩港市域鐵路)是上海市市域鐵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加強臨港新片區與上海市中心城區及新城之間快速溝通的重要市域快線,是臨港新片區聯通浦東和虹橋空鐵聯運樞紐的快速軌道交通,是支撐臨港新片區融入長三角高質量發展軌道交通網的重要線路。
南匯支線南北向快速連接浦東樞紐和自貿區臨港新片區,線路主要經過浦東新區祝橋鎮、老港鎮及新片區綜合產業片區和滴水湖金融總部核心片區,主要沿申嘉湖高速、兩港大道、東大公路、橋江路敷設。
線路走線:
線路主線北起浦東機場規劃T3航站樓站B2層引出,出站后向南走行,沿地下敷設,下穿圍場河、上跨機場聯絡線左線、再下穿S32立交區后轉為高架敷設,沿兩港大道東側向南上跨鹽朝公路后在新片區先行啟動區(機場南側區域)設下鹽路站;出站后向南上跨下鹽公路、拱極東路、滬南公路、規劃宣黃公路及大治河,在上海警備區南匯農副業基地西南側折向東沿東大公路北側向東走行,于上海濱海森林公園北側設東大公路站;出站后跨越東大公路和東海路折向南,線路由高架轉為沿規劃橋江路地下敷設,在橋江路與三三公路路口以北設臨港綜合區站;出站后繼續沿橋江路南行至線路終點,在洛神花路以北中軸線綠化帶設臨港開放區站,并預留南端延伸至四團站的條件。主線長28.114km。
線路上海東支線起自上海東站市域場,出站后沿機場聯絡線向南跨越金亭公路和張家路港,于機場聯絡線正線和出入段線之間跨越規劃滬通鐵路 II 期正線和動車走行線,而后上跨申嘉湖高速公路至路莊村河北側折向東,沿路莊村河北側向東依次上跨中心河、東翔路和白龍港,而后左右線分別上跨兩港大道后折向南外包主線引入下鹽路站。支線長6.967km。
工程橋隧設計:
南匯支線工程線路全長共計35.081km。主線線路長28.114km,其中地下段長7.42km,高架段長19.549km,路基段長1.145km,橋隧比95.9%;支線線路長6.967km,其中高架段長6.006km,路基段長0.961km,橋梁比86.2%。正線主線區間橋梁5座,其中雙線3座,雙線橋長17.88km;單線2座,單線橋長2.421km;支線區間橋梁5座,其中雙線1座,雙線橋長4.145km,單線4座(含上海東站站內特大橋),單線橋總長3.840km。盾構隧道主要為Φ13.6m圓形單洞雙線盾構隧道1.074km、Φ9m圓形雙洞雙線盾構隧道3.308km、矩形單洞雙線結構明挖暗埋段。
本工程線路主要技術標準:
正線數目:雙線
速度目標值:160km/h
正線線間距:橋梁、路基地段最小線間距采用4.0m,正線按一次新建雙線設計,線間距變更利用曲線完成。隧道地段根據隧道結構、防災與救援等要求確定,單洞雙線段按照限界要求最小線間距采用6.1m,雙洞單線段按照盾構施工安全要求最小線間距采用18.0m,困難地段線間距按1.5D控制(D為盾構外徑)。
最小曲線半徑:一般地段1500m,困難1300m。限速地段采用與行車速度相適應的曲線半徑
最大坡度:區間正線的最大坡度不宜大于30‰
車輛選型:市域動車組,CRH6F型車,初、近期組織4輛編組列車,遠期組織4輛和8輛編組列車
到發線有效長度:400m
站臺有效長度:220m
道床:主線、上海東支線、配線推薦采用雙塊式無砟軌道(不含上海東站)。上海東站范圍內采用有砟軌道。
車站設置:
全線新設車站4座(下鹽路站、東大公路站、臨港綜合區站、臨港開放區站),接軌站2座(T3航站樓站、上海東站),主線平均站間距6.87km。
T3航站樓站(暫名)
車站位于上海浦東機場T3航站樓軌道交通中心B3層,與機場快線、機場捷運線(陸側)、地鐵2號線在同層布置,共用站廳。本線與機場聯絡線合場,采用兩島四線布置形式,設2座220×14.0×1.25m島式站臺,到發線有效長滿足400m。車站采用機場聯絡線外包,南匯支線中穿的合場站型,南匯支線于車站北端側股與機場聯絡線接軌。南匯支線在站前設單渡線,具備臨時折返條件。根據目前遠景規劃,機場聯絡線和兩港快線本站與機場快線(磁浮線)、機場捷運線(陸側)、2號線、21號線換乘。
上海東站(暫名)
上海東站自東向西依次為滬通場6臺14線、市域場4臺8線(含城際1臺2線)、西連接線場4臺8線,總規模14臺30線。南匯支線場站臺尺寸220m×12m×1.25m,到發線有效長400m,設站后折返線;近期與機場聯絡線合設2條出入段線接入下鹽路車輛基地,遠期結合東西連接線場實施進度,實施第三條出入段線,近期無同期施工工程;同時,在南匯支線場與東西連接線場間預留“場間聯絡線”,在尾部折返線預留與滬通場咽喉區連通條件,均無需同期施工。根據目前遠景規劃,相關市域鐵路線在本站連通,與21號線換乘。
下鹽路站(暫名)
下鹽路站位于兩港大道與下鹽公路交叉路口東北象限地塊內,隨塘河與兩港大道夾心綠地中,沿兩港大道南北向路側布置。車站為上海東站支線接軌站,為高架站,采用兩臺夾四線布置形式,設2座220×8.0×1.25m側式站臺,到發線有效長滿足400m,支線于車站北端以18號道岔側向接入。
東大公路站(暫名)
東大公路站位于東大公路與規劃路交叉口西北象限地塊內,沿東大公路東西向布置,上海濱海森林公園北側、現狀濱海高爾夫俱樂部南側,為高架站,車站采用兩臺夾四線布置形式,設2座220×8.0×1.25m側式站臺,到發線有效長滿足400m,東端設單渡線一組。根據目前遠景規劃,本站與南匯新城規劃市區線換乘。
臨港綜合區站(暫名)
臨港綜合區站位于臨港綜合產業片區內,推薦方案位于橋江路與三三公路交叉口,沿橋江路中南北布置。為地下站,采用一島兩線布置形式,站臺尺寸為220×14.4×1.25m。
臨港開放區站(暫名)
臨港開放區站位于新片區中央活動區域內,服務臨港核心區,夏漣河處(規
劃河道寬度20m),沿105地塊中軸線綠化帶南北向布置。為地下站,采用兩島四線布置形式,設2座220×14.0×1.25m島式站臺,到發線有效長滿足400m。車站北端設置交叉渡線,滿足站前折返功能。車站南端預留四團方向接軌條件。根據目前遠景規劃,本站與南匯新城規劃市區線換乘。
下鹽路車輛基地
市域鐵路機場聯絡線工程下鹽路車輛基地位于祝橋鎮紅三村、高永村,S32申嘉湖告訴以南、G1503上海繞城告訴以東、X374拱極路以北的地塊內,滬通動車所的東側,占地25.8ha,與滬通II期動車所合址共建。
下鹽路車輛段近期設4線檢查庫,16條存車線,臨修鏇輪庫一座,貫通式洗車線一條;預留4線檢查庫,16條存車線、貫通式洗車線1條、牽出線1條。下鹽路車輛基地由車輛段與綜合維修工區組。車輛段主要負責本線車輛的停放、運用整備、一二級修任務,本次無新增工程,沿用機場聯絡線在車輛基地內的生產生活房屋;綜合維修工區主要負責本線基礎設施的維修和搶修工作及日常巡檢、保養、臨時補修及搶修作業,并配合大型養路機械作業,本次補強少量小型設備。
本工程利用機場聯絡線下鹽路車輛基地,與機場聯絡線共用2條車輛基地出入段線。接入上海市域鐵路調度中心。本工程在下鹽路站旁新建110kV牽引變電所1座,在東大公路站旁新建35kV配電所1座。本項目利用機場聯絡線下鹽路車輛基地。
本工程與機場聯絡線跨線貫通運行。經由本線,運營初期可開行臨港開放區站~上海東站、臨港開放區站~虹橋站等運行交路車次;運營近期、遠期可開行四團站~上海東站、四團站~虹橋站、四團站~上海南站、四團站~城北路站等運行交路車次。(開行交路車次以實際運營時期實時執行的列車運行圖為準,不以此客流預測模型為準)
全線按總工期4年考慮。工程投資估算總額184.49億元。
注:線路及車站設置(含出入口、風井設施)以施工圖批后稿為準,最終以實際建設施工為準,本次僅為工可推薦(初設)方案,不作參考。新建線路名稱與新建車站均為暫名(暫名有不唯一的情況),非營業線和車站命名。鐵路列車開行交路以運營階段實時執行的運行圖為準,與工程線路設計起訖點無關。征求公眾對本項目環境影響有關的(聲、振動、生態、地表水、空氣、電磁、固廢、環境影響經濟損益等方面)意見和建議。公眾提出的涉及如工程規劃方案、征地拆遷、財產、就業等與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無關的意見或者訴求,不屬于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