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昆山市資源規劃局組織編制的《蘇州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昆山專篇》順利通過專家評審,成果得到來自北京、上海、南京、蘇州等地專家的高度評價和一致認可。
作為高度區域化節點城市,昆山勇當滬蘇同城“第一站”,構建以軌道為骨干的公共交通體系,打通城市發展的交通壁壘,推動鄰滬長三角城市加快融入上海大都市圈。
一、規劃背景
區域一體化要求:共建軌道上的長三角
市域統籌要求:提升“大蘇州”綜合實力的客觀要求
城市發展要求:賦能城市轉型發展的重要動力
二、發展目標
總體目標:
構建支撐滬蘇同城化發展,構建都市圈對接通暢、功能層次完善、空間協調發展的“一網多模、多網融合”的高質量一體化軌道交通體系,塑造以人民為中心、以軌道為核心的綠色交通先行區。
分目標:
時間目標:
30分鐘通勤圈:昆山核心區與副城/新城中心、重要樞紐實現軌道30分鐘可達;
45分鐘同城圈:昆山城區與蘇州、上海主城區、一體化示范區實現軌道45分鐘可達;
60分鐘商務圈:與周邊城市主要中心實現軌道出行60分鐘可達。
結構目標:
發揮軌道主體作用,落實公交優先發展理念。至2035年,公共交通出行量占全方式出行總量的比例達35%以上,軌道出行量占公共交通出行總量的比例達35%以上。
融合目標:
實現昆山內城城際線、市域線、縣市線多層次軌道交通的融合發展,體現功能互補,促進多網融合,支撐不同空間圈層的出行需求;強化軌道與中低運量、常規公交等綠色交通系統的分工協作,構筑高效便捷的綠色出行鏈,引導交通發展模式的轉變。
三、軌道層次與定位
根據相關上位規劃以及服務的區域類型和客流特征,昆山市軌道交通可劃分為四個層次,分別為國鐵干線、城際線、市域線、縣市線,整體形成“一網多模、多網融合”的總體框架,提供差異化的軌道出行服務。
四、重要意義
昆山構建以軌道為骨干的公共交通體系,加快融入區域軌道一體化,結合城市發展目標和空間布局,實現交通發展和用地布局的協調互動。同時可依托軌道大幅提升公共交通的競爭力,構建綠色的城市交通體系,引導居民向綠色出行方式轉變,為居民提供一種更為綠色、便捷的出行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