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隨著深圳寶安國際機場衛星廳正式投入使用,連接T3航站樓和衛星廳的全自動旅客捷運系統 (APM) 正式開通運營。從這一天開始,旅客可搭乘APM列車由寶安機場T3航站樓快速前往衛星廳。
深圳機場衛星廳項目是深圳市重點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和重要民生工程,設計旅客吞吐量2200萬人次,總投資額109.4億元,對提升深圳國際航空樞紐的保障力、輻射力、影響力具有重要作用。
12月7日上午10時許,深圳寶安國際機場衛星廳雙子星東廣場,衛星廳啟用儀式在這里舉行。在熱烈的氣氛中,深圳市委書記王偉中同志宣布深圳寶安國際機場衛星廳正式啟用。隨后,各方代表共同觀摩首航航班起飛。
全自動旅客捷運系統
全自動旅客捷運系統,又簡稱為“捷運系統”或“APM”(Automated People Mover), 是一種定向運行的交通擺渡系統,可用于機場等大型基礎設施內部乘客接駁。
寶安機場APM連接寶安機場T3航站樓與衛星廳,是衛星廳最重要的配套服務設施之一,主要服務國內出港、到港及中轉旅客。APM采用無人駕駛自動運行模式,在T3航站樓和衛星廳全天不間斷運行。
APM線路全長2.6公里,最高運行時速80公里。旅客從T3乘坐APM列車,3分鐘左右便可到達衛星廳。
APM特點
無人駕駛
APM列車采用GoA4等級的全自動無人駕駛,最小行車間隔可達75s;無人駕駛技術提高了運行安全性、平穩性,同時減少了運營定員,有效降低運營成本。
便捷靈活
APM列車采用輕量化設計,以降低運營能耗。列車編組靈活,可以實現自動重聯,滿足不同的運量需求。
綠色環保
APM列車通過電力牽引,無廢氣排放;無架空接觸網,對景觀影響小;采用橡膠車輪,噪聲低、振動小。
適應性強
APM列車爬坡能力強,可達6%,轉彎半徑小至22m,可以靈活穿行于城市樓宇間,與城市景觀融合。
健康維護
APM列車裝備先進的健康維護管理系統(HMS),進行預防性監測和維修。智能化的系統避免了因故障發現不及時而造成的損失、同時也可減少誤修或過度修。
此次在深圳機場開通運營的APM是中車浦鎮龐巴迪既成都天府國際機場APM開通運營后,在民航基礎設施領域的又一力作。中車浦鎮龐巴迪近年來深耕中低運量軌道交通運輸系統這一細分市場領域,積極開通多領域應用的場景,民航基礎設施中的捷運系統應用即是這一場景的代表。
從最早的美國坦帕國際機場到北京、慕尼黑等城市的大型機場, 在四十余年的項目實踐積累中,APM的技術日趨成熟完善,已成為大型機場為旅客提供機場內部快速便捷服務的首選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