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佛兩地人民翹首以盼的七號線西延段(順德美的大道至廣州南站)傳出振奮人心的好消息:4月25日,經過多月調試,廣州地鐵面向媒體試乘,記者全方位“零距離”感受這條連通廣佛的新線。
縮短時空距離,廣佛通行將更便捷
據了解,七號線西延段是連接佛山市順德區、廣州市番禺區兩大城區的重要交通骨干線,也是大灣區第二條實現廣州與佛山零換乘的地鐵線。據初步測算,從順德區終點站美的大道出發前往廣州南站約需22分鐘,如到廣州市中心城區則需大約1小時,進一步縮短了廣州南站片區、陳村、北滘等地居民的出行時空距離。
七號線西延段全長13.4公里,其中順德區段長約11.8公里,廣州區段長約1.6公里,共設8座地下站,分別為美的大道、北滘公園、美的、南涌、錦龍、陳村、陳村北、大洲,其中北滘公園未來與佛山三號線換乘,陳村與城際鐵路廣佛環線換乘,陳村北未來與佛山十一號線換乘。
據介紹,自三權移交以來,廣州地鐵組織了綜合監控系統與各機電系統調試、信號系統聯動調試、通信系統聯動調試、供電系統負載測試等綜合聯調項目共計18項,同時還進行了公交接駁、防洪防澇應急處置、大小交路列車折返等30多項演練,為保障該線段順利開通運營做好充足準備。
新增13列車,更智能、更安全
七號線西延段采用與一期(廣州南站至大學城南段)相同的6節編組B型車,最高運行速度達80公里/小時,在現有七號線列車的基礎上新增配屬的13列車已全部抵達大洲車輛段和益豐停車場,并正在按開通的運作模式“跑圖”調試,目前試運行各項指標情況良好。
車廂內部采用多種新技術。通訊員供圖
“雖然都是B型車,但相比既有的B5型列車,增購的B9型具備了包括自動駕駛(有人值守)在內的不少新技術”,廣州地鐵運營三中心車站服務副經理李慧梅介紹道,“包括采用了36.6寸LCD電子地圖,車廂端部設置LCD顯示器,客室車廂能實時顯示列車所在位置及車廂擁擠度,方便乘客獲取線路及站點信息;司機室側門首次采用電動塞拉門設計,比推拉式密封性更好,降噪效果更明顯。
記者坐上試乘調試列車,從美的大道站到大學城南站全程約32公里,運行時間約49分鐘,而從錦龍站算起到大學城南站約需35分鐘。“開通初期,七號線全線貫通運營,行車間隔根據客流預測正在編制,開通后也將根據運營情況作出適當調整。”李慧梅說道。
嶺南獨特文化,打造“順舟明德”
作為連接廣州和順德兩地文化交流的紐帶,七號線西延段在車站設計上也專門融入了地域文化。記者進站時留意到出入口飛頂與既有廣佛線的設計不同,雖然都是采用紅色玻璃盒子和剪紙的風格,但是整體外形設計是龍舟的原型簡化提煉,中間紅色鏤空鋁板,既是龍舟的主要船體,也象征一條飄舞的香云紗色帶。
“車站工程裝修上除了標準車站主色調沿用七號線的線路色綠色,還選取了陳村站、北滘公園站兩個站,以嶺南水鄉的地域文化為主題進行特色裝修。”廣州七號線設計總體、佛山軌道交通設計院副總工程師劉淑燕介紹車站設計理念時說道。記者在試乘過程中看到,陳村站植入了國蘭花卉和三字經的元素,通過把蘭花柔美的曲線和三字經文字運用到公共空間設計中,既有歷史文化內容又有時代生活氣息。而北滘公園站則以水、龍舟為載體,以“全球視野、百滘崢嶸”展示龍舟競渡精神傳承和發展,寓意北滘人民在龍舟競賽中奮勇拼搏的精神。
七號線西延段的開通將為順德、番禺兩大城區的居民提供新的出行途徑,增進“雙城聯動”,實現兩大都市圈之間的“一小時通達”,有效促進廣佛兩地人才、金融、科技、產業、文化等城市要素的流動,助力粵港澳大灣區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