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據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消息,近日,北京市政府辦公廳印發《北京市軌道交通場站與周邊用地一體化規劃建設實施細則(試行)》(以下簡稱《實施細則》)。《實施細則》是落實《關于加強軌道交通場站與周邊用地一體化規劃建設的意見》的具體措施,《實施細則》提出,有層次、分階段地開展線路一體化規劃、場站一體化方案和工程一體化設計等前期工作,明確了各層級工作的編制內容、審批流程和成果作用。
加強統籌,建立一體化規劃體系
據介紹,線路一體化規劃方案由軌道交通投資建設主體會同區政府共同編制,編制時應同步進行用地梳理、方案研究并形成任務清單,并應與街區指引、鄉鎮國土空間規劃、街區控規做好銜接。
場站一體化方案由區政府會同軌道交通投資建設主體在線路一體化規劃方案基礎上以場站為單位編制,編制費用由區政府統籌解決,《實施細則》還明確了其與街區控規編制的匹配關系,要求軌道交通場站所在街區控規已批復的,依據街區控規編制場站一體化方案。重要場站、重點區域以及街區控規尚未批復的,區政府應結合場站一體化方案編制,同步開展街區控制編制及報批工作,必要的可先行開展場站一體化方案編制及報批工作。
工程一體化設計由軌道投資建設主體和一體化建設項目主體單位共同編制,是深化一體化工程三維界面切分、投資概算及分劈、實施模式的重要階段。《實施細則》對工程一體化設計包括的內容以及一體化工程納入軌道初步設計的程序做了規定。
用地開發實施要與軌道建設匹配
《實施細則》還提出,鼓勵區政府可將其他區域建設指標及土地成本向軌道場站周邊轉移,完善“軌道+土地”實施模式,集約節約利用土地。
共同構建以軌道為中心的活力空間,加強用地開發實施與軌道建設匹配,《實施細則》要求區政府編制年度土地資源整理計劃和年度建設用地供應計劃時,應結合線路一體化規劃、場站一體化方案相關要求,加快開展土地資源整理工作,有序供應土地。軌道交通與周邊用地同步實施,將有效保證軌道以及周邊公共空間的服務品質。
針對一體化規劃建設范圍內不同性質用地的供地手續問題,《實施細則》明確按照工程一體化設計方案確定的權屬邊界分類辦理供地。《實施細則》明確軌道交通投資建設主體同步實施的相關預留工程,建設完成后,可連同經營性用地一并入市。需由經營性用地項目代建軌道交通設施的,在經營性用地入市前,將場站一體化等相關要求納入土地招拍掛文件和出讓合同。供地方式的細化明確,將進一步提高一體化工作過程中的工作效率,縮短項目周期,為相關主體單位提供更好的政務服務。
多方參與,保障一體化實施落地
推動持續改善軌道交通接駁和公共服務,《實施細則》提出與軌道交通項目密不可分、需同步實施的交通接駁設施、公共服務設施等可由軌道交通投資建設主體隨軌道交通項目申報用地預審與選址意見書,納入軌道交通項目可研或初步設計,同步實施。
對于需與軌道項目同期實施的道路、公交場站、交通接駁等交通市政設施,《實施細則》明確要優先納入市、區重大項目儲備庫,由市相關部門、區政府統籌做好資金保障,加快組織建設,確保與軌道交通同步投入使用。同時,《實施細則》支持軌道交通項目通過一體化規劃建設提供便民服務,并將相應收益反哺軌道交通。
充分保障一體化規劃實施效果,針對需代建的一體化建設預留工程,《實施細則》對軌道先期實施時代建的一體化預留工程,明確隨軌道同步驗收,對其審計、成本確認、質量監督等做了詳細規定;對于毗鄰用地項目先期實施時代建的預留工程,也做了相應規定,避免“一事一議”。
《實施細則》根據軌道交通項目是否完成決算,分情況明確了已開通線路新增交通連接設施的審查審批路徑和資金來源,為既有線的優化提升提供了清晰的路徑和政策依據,進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將在既有線出行品質的持續改善上起到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