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無錫地鐵4號線二期無錫新區站迎來了基坑首段見底驗收、觀摩,這既標志著無錫地鐵首個地下四層換乘站主體結構施工進入全新階段,也標志著無錫市軌道交通第三期建設首站首段基坑順利見底,為“四線共建”提供強大助力。
巧解“高壓線”低凈空難題
車站施工跑出加速度
位于車站北側的220kV架空電纜線,沿基坑邊布置,為確保高壓線及線下施工安全可控,無錫地鐵帶領參建單位開展技術攻關,采用33m立桿和15道絕緣專用光纜構建平和立網包圍防護,設置“LED爆閃燈+報警設備+接地保護”的保護裝置,有效保障在13.5m低凈空內安全作業。
攻堅需要決心,破題需要方法。無錫地鐵為解決深度近60m地連墻施工難題,與施工單位中鐵一局一道,將SG70成槽機抓斗提升高度由5m降為2m,增設挖機配合作業。此外,現場將60m地連墻鋼筋籠需拆解為8節入槽,使得車站原本87幅地連墻吊裝入槽次數巨增到143次。現場作業優化泥漿配比,加強工序銜接,混凝土澆筑達30994方,共用時137天,車站圍護封閉節點提前近10天,為基坑開挖提供了“領跑”條件。
攻堅“最深車站”打硬仗
全天守護不松懈
作為無錫首個地下四層換乘站,無錫新區站緊鄰既有地鐵3號線、基坑深入地下33.2m,相當于12層樓的高度,同時車站內部富水粉砂土層對基坑變形要求極為嚴苛。無錫地鐵同參建單位超前部署、反復論證技術和施工組織方案,緊隨施工進展定期召開深基坑變形專題研討會,研究分析土方開挖不同工況下,變形情況和改進措施,期間共召開研討會33次、行業內專家咨詢會3次。
深基坑開挖萬無一失是地鐵建設者的匠心追求。經過分析研判,工程技術人員將原7道支撐加密為8道,支撐形式包含砼支撐、鋼支撐、“砼+鋼”復合支撐。此外,現場為96根支撐創新引入“TH-AFS”軸力伺服系統,最大限度發揮系統的自動化監測、無線傳輸、伺服控制等優點,實現由基坑細微形變自動調整軸力,為車站圍護結構提供全天候安全守護。截至目前,車站土方開挖107205方、架設鋼支撐328根,西端頭已順利見底。
精細管理織密防控網
奏響大干組曲
為確保基坑開挖進度安全質量全過程管控,無錫地鐵強化“安全質量”核心要素,系統開展策劃,動員項目部將“1254333”安全管理模型與無錫地鐵建設安質管控體系相融合,制定了涵蓋項目部領導層、部長層、員工層及班組層四級安全責任清單17項,強化隱患風險排查、制定安全質量管理“三項清單”,形成了清單臺賬98項,排查整改問題275項。
同時,各參建單位嚴格落實無錫地鐵關于自控型班組建設要求,結合培訓交底、班前講話將安全風險、質量標準宣貫監督到班組,開展交底33次,組織講話410次,構建現場管理體系,進一步壓實全員責任,為基坑土方開挖和支撐架設提供保障。
智慧建造綠色施工
擦亮鮮明底色
對照《無錫地鐵安全文明施工標準化手冊3.0版》,無錫地鐵以“安全、綠色、整潔、美觀”為標準,設置了圍擋噴淋裝置,加裝了立桿降塵設備,采用揚塵與環境監測控制系統,實時監測現場揚塵、動態預警、及時處理。此外,還針對工地圍擋進行亮化升級改造,應用新能源技術布設太陽能板,供給圍擋亮化,實現光能轉化率達20~30%,現場能量利用率80%~90%。
無錫地鐵著力打造“最干凈工地”,現場設置智慧沖洗控制平臺,增加排水系統實現水的再利用,運用車輛管理系統對進出工地車輛進行抓拍,對沖洗不到位的車輛,自動預警、專人處理,確保進出工地車輛干凈整潔,讓地鐵建設安全文明施工的同時,實現節能建造,使得綠色成為無錫地鐵高質量發展的鮮明底色。
不負春光、奮進新線建設。無錫地鐵將以首站首段基坑見底驗收為起點,全面提升無錫新一輪軌道交通建設精細化、標準化水平,動員參建各方積極踐行“四敢”精神、凝心聚力強化安全質量管控向心力,嚴守安全底線、質量紅線,擼起袖子加油干,推動新線建設“進度條”再更新,譜寫無錫地鐵高質量發展嶄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