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常州地鐵集團建設分公司牽頭編制的《城市軌道交通工程標識系統技術標準》正式印發。
薄薄的一本標準,傾注了編制組29個月的心血。
城市軌道交通標識系統在乘客乘坐地鐵的過程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行業內沒有統一標準,不同城市標識形式各樣。常州地鐵1、2號線開通運營后,建設分公司通過 “回頭看”活動,從站外進行進站、乘車、換乘、出站以及使用地鐵車站內其它服務設施等方面,梳理城市軌道交通標識系統的管理和應用。為統一省內軌道交通標識系統的技術要求,保證設計、安裝及維護質量,做到規范統一、簡潔明了、安全可靠,建設分公司在充分調研、借鑒多個地鐵城市的標識系統經驗后,牽頭編制了《城市軌道交通工程標識系統技術標準》(以下簡稱“本標準”),這是國內首次以團體標準形式統一城市軌道交通標識。
2020年7月2日
省土木建筑學會組織召開立項評審會,明確常州地鐵集團和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牽頭組成本標準編制組;
2021年3月
形成中期評審稿;
2022年9月
省土木建筑學會組織報批稿審查;
2022年12月
經省土木建筑學會組織專家評審,《城市軌道交通工程標識系統技術標準》正式被批準為江蘇省土木建筑學會團體標準,自2022年12月20日起實施。
下一步,常州地鐵將充分吸收本標準的編制經驗,繼續開展《城市軌道交通工程建筑信息模型交付標準》與《城市軌道交通工程建筑信息模型分類與編碼標準》的牽頭編制,進一步規范建筑信息模型的交付行為,統一模型文件交付深度、交付內容、交付形式,對新線BIM實施各階段的構件進行統一的編碼要求,為后期運營數據調用打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