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為期三天的北京-青島國際城市軌道交通展覽會(簡稱:北京-青島軌道展)在中鐵青島世界博覽城舉行。本屆展會以“智賦城軌 綠色發展”為主題,重點展示城軌行業創新技術的應用及成果。由深開鴻、華為、廣州地鐵集團聯手打造的基于OpenHarmony的地鐵建設解決方案在展會上亮相,賦能地鐵建設智慧化升級,為交通強國建設貢獻智慧與力量。
OpenHarmony 是由開放原子開源基金會(OpenAtom Foundation)孵化及運營的開源項目,目標是面向全場景、全連接、全智能時代,基于開源的方式,搭建一個智能終端設備操作系統的框架和平臺,促進萬物互聯產業的繁榮發展。OpenHarmony 基于“硬件互助,資源共享”“一次開發,多端部署”“統一OS,彈性部署”等技術特性,在共建伙伴積極探索中,不斷引領智能終端操作系統技術革新,使能千行百業數字化轉型。
傳統地鐵隧道施工作業的地質條件復雜、施工難度大。四大工法中,盾構工法屬于建設領域土建施工作業場景中非常重要的一環。該工法各環節涉及多角色串行作業,作業環節之間等待時間長,作業工程中有大量危險機械設備及高空作業場景,屬于“高頻、高能耗、高風險”場景。
對此,深開鴻、華為、廣州地鐵集團攜手,從盾構工法入手,打造基于OpenHarmony使能的首個地鐵建設解決方案。搭載OpenHarmony的行業發行版KaihongOS,依賴開鴻控制器的軟總線能力,利用規則引擎、物模型、工業協議容器、多徑容災等技術特性,實現地鐵建設施工工地核心設備的接入、采集、互聯與智能協作,幫助隧道管理實現車輛、人員的識別和定位,以及現場設備、人員、環境、物料的端側自治聯動,然后再通過超級設備管理平臺,對所有設備的運行狀態進行監管。
展會現場,講解人員向大家演示了地鐵運維數字孿生方案。該方案具備協議統一、無網定位、視頻流轉、作業協同四大特性,其中無網定位和視頻流轉功能引起業內人士的深度共鳴,地鐵施工網絡不暢、網絡布設成本高是多年困擾地鐵施工單位的難題,而OpenHarmony的軟總線能力可實現隧道內設備間視頻和數據的共享、協同、流轉,這對于地鐵施工具有突破性意義。
同時通過超級設備管理平臺的規則引擎、超級設備等技術,能自由編排地鐵施工管理業務規則,實現車吊、環境、人車、人吊等的作業協同、作業預知的能力,這將大大提升地鐵隧道施工的監管效率。
基于OpenHarmony的地鐵建設解決方案實現了對地鐵全量數據的感知、分析、協同,不僅提高了施工的作業效率、管理效率,也有效降低地鐵盾構施工的安全隱患。
未來,OpenHarmony將繼續聯合伙伴加強對軌道交通技術的探索,加速推動軌道交通全面智能化升級,為軌道交通建設注入智能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