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2022-2023 長沙市軌道交通發展研究會年會暨軌道交通高質量發展論壇在長沙舉行。記者從年會上獲悉,目前長沙地鐵進入了快速發展期,同時在建5條線,計劃開通1條線,開工4條新線。長株潭城際軌道交通西環線一期工程預計將于6月底實現載客運營。
記者在活動現場了解到,中國工程院院士劉友梅、湖南省軌道交通裝備產業協會、長沙市先進軌道交通裝備產業鏈鏈辦、長沙市軌道交通集團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以及來自北京、天津、廣州等相關單位的專家學者們參與了年會及論壇。
“城市軌道交通具有安全、節能、綠色、智慧等特點,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群綠色出行。”作為一個在軌道交通裝備戰線戰斗了 60多年的老兵,劉友梅表示,自主研發、配套完整、設備先進、規模經營的軌道交通裝備制造體系,是我國高端裝備制造領域自主創新程度最高、國際創新競爭力最強、產業帶動效應最明顯的行業之一,發展質量不斷提高。湖南省軌道交通裝備產業已經處于國內頂級水平,與國際同行同臺競技。
在軌道交通高質量發展論壇上,來自北京城建勘測設計研究院智慧工程院院長、教授級高工唐超分享了《隧道結構精密檢測與病害智能診斷關鍵技術與應用》;天津地鐵運營公司副總經理朱詠輝介紹了《天津地鐵存量 PPP 模式的運作》;中南大學軌道交通安全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副主任,教授周偉進行了關于《鐵路超限運輸安全態勢感知與評估技術及應用》的演說。專家學者們齊聚一堂,共同探討軌道交通高質量發展。
長沙市軌道研究會會長、長沙市軌道交通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周曉明介紹,目前長沙市開通運營城市軌道交通線路7條,包括國內第一條中低速磁浮線路,并不斷開拓創新,速度已提升到 140公里/小時水平。《長株潭都市圈建設實施方案(2022—2026年)》中提出加快構建形成千線鐵路、城際鐵路、市域(郊)鐵路、城市軌道交通“四網融合”的多層次軌道交通大外環的規劃,為以長沙為核心的長株潭軌道交通發展提供了新的發展空間和機遇。
目前長沙磁浮東延線土建工程順利完工,長沙至寧鄉、長沙至瀏陽磁浮線前期工作有序推進,中低速磁浮交通將在長沙茁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