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京昆鐵路西昆有限公司獲悉,經過鐵路建設者們兩年多艱苦卓絕的努力,6月21日,隨著最后一聲炮響,渝昆高鐵重慶至宜賓段中梁山隧道勝利貫通,為渝昆高鐵川渝段順利通車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中梁山隧道是渝昆高鐵重慶至宜賓段最長隧道和控制性工程,設計時速 350公里,全長4973米,最大埋深234米,為單洞雙線隧道,設計縱坡為人字坡,跨越重慶市九龍坡區、大渡口區以及高新區,由中鐵二院設計、中鐵十一局承建。隧道長距離穿越可溶巖地層,巖溶中等-強烈發育,突水突泥風險高;洞身兩處穿越采空區,突水突泥、基底變形風險高。隧道三次上跨運營江跳線中梁山隧道和既有華福公路隧道。中梁山隧道為高風險隧道,建設難度大,施工風險高。
中鐵二院渝昆高鐵隧道專業負責人介紹,對于不良地質巖溶段,防排水設計遵循“以堵為主、限量排放”的原則,采用鋼筋混凝土襯砌,加密環向盲管排水,對巖溶發育地段和斷層破碎帶采取超前注漿和徑向注漿預案。
中鐵十一局渝昆高鐵站前1標項目負責人介紹,中梁山隧道地質復雜,不僅要在兩個隧道上方打隧道,還要穿越森林公園自然保護區,為此在施工中采用綜合超前地質預報、對隱伏巖溶加強探測,采取徑向注漿堵水措施,及時合理地調整工程措施。“對采空區采取綜合超前地質預報、隱伏采空探測、加強結構、樁基托梁跨越、注漿加固、混凝土回填和注漿加固等綜合措施。臨近既有隧道時,采取加強結構、機械開挖、加強監控量測等措施,保證了既有隧道和新建隧道安全。”該負責人說。
同時,項目充分運用信息化平臺打造“數字化”工地,采用BIM技術進行可視化動態管理,根據不同圍巖地質情況優化施工組織及施工方案,強化現場安全質量管理,提升了作業效率,提高了施工質量,保證了施工安全。
據了解,渝昆高鐵重慶至宜賓段僅剩縉云山隧道還未貫通,目前正進入最后的攻堅階段,渝昆高鐵是全國高鐵網“八縱八橫”之一的京昆通道重要組成部分。全線建成通車后,將橫貫滇、貴、川、渝等省市,成為我國西南地區對外開放的便捷大通道,對促進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