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十三號線二期倉邊路至建設六馬路區間(以下簡稱倉建區間)右線盾構隧道順利貫通,加上此前已雙線貫通的彩虹橋至倉邊路盾構區間,該線彩虹橋至建設六馬路盾構區間實現了雙線貫通。截至目前,十三號線二期(朝陽-魚珠)土建工程累計完成69%。
平安穿越關鍵建筑物群 攻克小間距施工難題
據悉,倉建區間右線盾構隧道長約909米,隧道沿東風中路向東敷設,下穿東風路主干道、側穿高架橋等建構筑物。除了復雜的建筑物群,不良地質也是盾構穿越時需重點攻克的風險。該區間主要需穿越中風化、微風化泥質粉砂巖,盾構刀盤容易在掘進過程中形成泥餅。
倉建區間左右線隧道結構凈距小于3米,其中最小凈距僅1.8米,左右線相繼施工時將會對隧道周圍土體產生多次擾動。同時,右線施工時容易對左線成型隧道造成擠壓,存在隧道位移、變形或開裂等風險。地鐵建設者尋找專業廠家定制支撐臺車,采用支撐臺車在右線掘進前對已成型左線隧道進行型鋼支撐加固。數據顯示,盾構穿越期間,左線的收斂變形僅為1毫米,對左線已成型隧道未造成影響。
小間距施工攻克了,還面臨著長距離運輸渣土的挑戰。區間盾構掘進出土井位于盾構始發場地,距倉建區間盾構掘進掌子面超3公里。在傳統電瓶車出渣模式中,當渣斗車滿載時,盾構機必須停止掘進,而渣斗車清渣耗時至少3個小時。為解決問題,地鐵建設者采用盾構渣土皮帶機輸送系統,渣土通過盾構機的皮帶轉運到連續皮帶輸送機上,再輸送到出土井,隨后通過垂直輸送機直接傳輸到地面渣土池,全程全自動化控制,無需渣斗車運輸清渣。
每天多次運冰降溫,保證足夠冰鎮鹽汽水供應
近期廣州持續高溫,因區間盾構掘進距離長,風力無法穿越3公里隧道送至作業面,加上隧道內采用皮帶機出渣,渣土散熱快,溫度易留置在隧道內部,盾構作業面環境經常在40度以上。為做好防暑降溫工作,地鐵建設者們通過200米布置一個增壓風機、500米布置一套增壓水泵、每天多次運送冰塊至作業面、保證足夠冰鎮鹽汽水及防暑降溫藥、采用“三班倒”等形式,減少作業人員在高溫環境中的暴露時間。
截至目前,十三號線二期(朝陽-魚珠)土建工程累計完成69%。23座車站中,12座已封頂,11座進行土建施工;23個區間中,15個已貫通,其余8個進行土建施工;出入場線已貫通。魚珠停車場進行機電施工,凰崗停車場及蓋體進行土建及機電施工。
(注:車站名稱僅為工程暫定名稱,標準站名應以市政府批準公布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