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首條地鐵環線建設正如火如荼。8月30日12號線國博中心南站至凌吳村站(以下簡稱“凌國區間”)越江盾構隧道內,“江城先鋒號”盾構機掘進突破第1000環,達到2000米,標志著控制性工程凌國區間越江完成大半。
乘坐電動擺渡車穿越隧道
原來隧道不是直的
當天上午,從國博中心南站盾構始發井下到32米深的隧道底部。
下井時,每次轉角,就出現一段樓梯,臺階上貼著數字,直到下完180級臺階,才到達底部。此時,視野突然開闊,只見一條隧道向深處延伸,一眼望不到頭。隧道內干凈整潔,在里面行走,如同在地面上行走一般。
“12號線越江區間設計為單洞雙線隧道,相當于四層樓高,隧道看上去特別‘高大上’。”項目部相關負責人說,由于盾構機向前掘進已到1000環,每環長2米,因此從洞口到盾構機所在的位置約2000米。
在施工人員帶領下,通過乘坐電動擺渡車,行駛約10分鐘,穿過已經拼裝好的約2000米隧道,到達盾構機尾部。沿途,隧道兩側裝飾了白色燈帶,在紫色光圈映照下,仿佛穿越時光隧道,極具科幻感。
今年1月,盾構掘進800多米時隧道是筆直的,但是這次看到的隧道縱深線形呈現一種自然的弧度。
項目部相關負責人現場科普:“盾構機在江底掘進時,縱向呈V形,也就是說前半程是下坡方向,后半程是上坡方向。”他介紹,目前盾構機在江底行程過大半,正處于爬坡狀態,已經拼好的隧道自然呈現一種“先下后上”的弧度。
江底盾構機換刀具
艙門僅容一人彎腰鉆進
12號線凌國區間越江隧道位于白沙洲長江大橋下游、楊泗港長江大橋上游,全長約3374米,目前掘進2000米,已完成進度約60%。
“江城先鋒號”盾構機目前正在下穿江心島白沙洲。根據地層變化、地質條件,施工人員及時調整參數控制,保證平穩穿越長江。
武漢地鐵業主代表雷凱介紹,“江城先鋒號”是一臺大直徑泥水平衡盾構機,去年從漢陽區國博中心南站始發,預計明年到洪山區凌吳村站接收,完成越江任務。
這臺盾構機是在武漢生產組裝,由中鐵隧道局集團有限公司與中鐵工程裝備集團有限公司共同研發制造,生產設計團隊根據武漢江底地質條件量身定制,這也是武漢地鐵建設史上第一次采用國產大直徑盾構下穿長江。
當天上午,4名施工人員正在給刀盤換刀具,作為盾構機的“牙齒”,刀具非常重要,盾構機靠它來“啃食”江底泥巖。2人在艙外將刀具組裝好,再用滑輪吊起來送進艙門,另外2人鉆進艙內將組裝好的刀具更換上去。艙門非常狹窄,彎腰鉆進去,約1米多深。只見4人配合,先抽后推,更換刀具后,盾構機繼續掘進。
12號線凌國區間越江隧道施工現場讓人最深的印象就是干凈整潔,如同一座規范生產的現代化地下超級工廠。為了方便聯系,地下還設有WiFi。
武漢地鐵12號線是我市首條地鐵環線,全長59.9公里,設站37座,串聯武漢三鎮成環,經過7個中心城區,與18條線路可實現換乘,線路兩次穿越長江、一次穿越漢江。目前,8座車站主體結構完工,19座車站正進行土方開挖及主體結構施工,9座車站正在進行維護結構施工。12號線建成后,將有效提升環線客流吸引力,緩解中心城區客流壓力,對加快城市經濟發展、完善城市綜合交通體系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