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11 日,武漢地鐵 11 號線東段二期部分車站已經開始裝修,精細打造的樣板站武昌站東廣場站," 楚韻楚風 " 風格初現。
延續楚風楚韻風格
武漢地鐵股份公司二級項目經理石徑介紹,11 號線武昌站東廣場站位于靜安路與北安街交叉口西側,可與 12 號線換乘,是一座地下三層車站,埋深達 25.1 米。車站附近有梅苑小區、波光園、梅苑小學等,東側靠近曬湖。
進入站廳,施工人員正在裝修,雖然站廳效果還沒完全出來,但站廳一角有一個樣板區,裝修后的墻面、地磚、立柱、吊頂效果,可以先睹為快。
"11 號線武昌站東廣場站將是一座特色站,它的裝修風格延續了之前地鐵武昌站‘楚韻楚風’風格,與國鐵武昌火車站荊楚特色統一。" 石徑指著樣板區的吊頂介紹,這個設計提取了荊楚文化符號,延續 7 號線武昌火車站設計風格。
工藝精細到每個螺栓點位
裝修施工方項目負責人介紹,為了打造車站裝修精品樣板工程,他們參照家裝和星級酒店裝修工藝和精細化要求。" 例如,小到一個插座底盒位置、一個螺栓點位,施工前均彈線標記通過驗收后,方可施工,杜絕粗獷式施工。"
" 從人員、材料、設備、工藝全方位控制,管理人員從項目經理到資料員、施工員,全部有 5 年以上地鐵裝修施工經驗,勞務工人至少參與 3 條以上地鐵線路裝修。" 裝修施工方項目負責人說,地鐵裝修施工最難的不是技術,而是協調,為了保證質量,他們要求 " 前一道不驗收,后一道不施工 "。
11 號線車站墻面采用了淺灰色鋁板,每一塊 " 頂天立地 ",顯得站廳格外莊重大氣。" 頂天立地 " 的效果,是瓷磚和石材無法實現的,定制鋁板可以實現這種效果。目前已在 11 號線和 19 號線車站裝修中采用。
在樣板區,每一項裝修工藝都 " 解剖式 " 呈現。以地面鋪磚為例,每一層的材料、每一道工序都肉眼可見,瑕疵無法掩蓋。
石徑介紹,車站裝修堅決執行 " 樣板引路、首件驗收 " 原則,樣板驗收合格后,才可以大面積展開施工。
加強兩大交通樞紐聯系
武漢地鐵 11 號線東段二期工程起自 11 號線東段一期武漢東站,終點為武昌火車站。線路全長 12.489 公里,共設 7 座地下站,分別為關山大道站、光谷廣場站、武漢體育學院站、虎泉站、馬房山站、丁字橋站、武昌站東廣場站。
7 座車站有 5 座換乘站,包括武昌站東廣場站(與 12 號線換乘)、馬房山站(與 8 號線換乘)、虎泉站(與 2 號線換乘)、光谷廣場站(與 2 號線、遠期規劃 9 號線換乘)、關山大道站(與有軌電車 T1 線換乘)。
武漢地鐵股份公司一級項目經理胡友軍介紹,全線 7 座車站,目前 4 座主體結構完工,武昌站東廣場站、虎泉站等車站率先開始裝修,還有 3 座車站正在進行主體結構施工。全線有 12 個單線區間,其中丁字橋站至馬房山站右線等 4 個單線區間貫通,還有 4 個正在掘進。
11 號線東段二期建成后,將進一步加強武昌火車站與武漢東站兩大交通樞紐之間的交通聯系,增加武珞路、珞喻路與雄楚大道 " 兩大交通走廊 " 之間大運量軌道客運通道,為沿線高密度客流出行提供快速便捷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