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武漢地鐵軌道交通19號線歷時2個月模擬環境測試,信號系統成功接入城軌云平臺。標志著武漢地鐵打造可靠運維、全面感知、智能調度的智慧城軌新模式邁上新臺階。
城軌云平臺是指揮列車運行、組織運輸生產、提高運營管理效率和服務質量的重要手段,旨在通過統一構建計算、存儲、網絡資源,為運營生產系統、企業管理信息系統、乘客服務管理系統提供服務。
2017年11月,武漢地鐵按照軌道交通技術發展方向、互聯網+業務發展趨勢,搭建的“武漢城市軌道交通網絡信息化建設工程”被列為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示范工程。19號線作為今年計劃開通的線路,武漢地鐵以此為契機,從頂層設計出發,制定完善的云平臺建設方案,整合施工單位、設計單位、運營單位,根據城軌云平臺即將承載的業務需要,明確職責、同步規劃,把購票、安檢、進出站閘機、列車到站信息、站廳便民查詢系統、安全防護系統及車站建成使用前,站廳、站臺與列車聯動的機電部件安裝和調試“搬”到“云”上進行調試。
信號系統數據中心入“云”后,地鐵運維人員可充分發揮云平臺大數據共享的優勢,“一站式”掌握全線網站廳、站臺運營情況,實時調整各設備運行以便乘客擁有最佳出行體驗。據專家測算,通過主用中心、災備中心云節點雙重保障機制,將進一步提高業務服務的可用性和可靠性。
武漢地鐵集團信號專業首席專家朱東飛介紹,19號線作為首條采用城軌云平臺技術的軌道交通線路,為武漢后續新建線路接入及既有線路遷移入云平臺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在建設層面,武漢地鐵可以打破傳統的煙囪架構、降低重復投資;在運營層面,武漢地鐵打破數據孤島,實現集團全業務數據的安全共享,也為數據標準化、數據挖掘、數據分析提供了基礎。同時依托云平臺和大數據共享平臺,武漢城軌云項目將強力支撐未來5G智慧城軌業務的演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