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27日晚,佳都科技(600728)公告2023三季度報告。今年前三季度,公司主營收入37.16億元,同比持平;歸母凈利潤1.83億元,同比扭虧為盈,扣非歸母凈利潤-1.23億元,同比由盈轉虧。
報告稱,由于公司布局的新增商機帶來銷售費用增長、AI大模型研發投入帶來研發費用增長較多,加之公司對相關資產進行計提減值損失較去年同期增加,導致公司當期扣非歸母凈利潤虧損1.23億元;與此同時,因公司戰略投資的人工智能科技企業市值較年初有所增長,形成公允價值變動收益4.49億元,帶動公司歸母凈利潤扭虧為盈。按照經營計劃,公司智能化業務新簽訂單、在手訂單交付和業績確認主要集中在下半年,將帶動公司相關業務業績逐步提升。
交通數智化訂單穩步推進
交通大腦再布局一線城市
報告稱,公司聚焦智能軌道交通和智慧城市交通業務的業務訂單交付,營業收入保持穩健。各經營單位持續發掘新增智能化業務商機,中標寧波軌道交通7號線綜合監控系統、茂名智慧交通系統、信宜公共停車設施系統等多個數智化建設項目,智慧車站、城市交通大腦等核心產品持續落地,帶來業績增長新動力。
今年佳都科技成功揭榜2023年第一批成都市“揭榜掛帥”科技項目的榜單任務——“面向超大規模城市路網實時交通量智能分析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是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重點場景建設領域;今年8月,素有“小奧運”之稱的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在成都舉辦 ,公司依托“智慧交通系統”,打造“大運交通保障專題”應用,覆蓋四十余個會場、上千條大運交通保障線路、上萬次大運保障任務,并實時監測關聯城市側路面交通運行情況,多措并舉助力公安交管確保賽事交通與城市交通的平穩運行,得到了業主單位的高度認可。
“知行交通大模型”快速迭代落地
加大投資AI未來
中國AI市場發展速度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市場占比有望于2027年突破20%。根據灼識咨詢,中國AI市場規模已由2018年的84億美元增至2022年的319億美元,2018~2022年的復合年增長率為39.7%;預計于2027年將達到1,150億美元,2022~2027年的復合年增長率為29.2%。
在行業市場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公司今年7月發布行業大模型新產品——“佳都知行交通大模型”,依托在交通場景的know-how和場景數據優勢,進一步完善從感知到認知的AI產品序列,提升競爭力水平。目前,知行交通大模型主要面向地鐵、交警等交通管理單位,化身“交通數字專家”, 為地鐵和道路交通運營提供全面、高效的專業知識搜索問答和初級分析研判能力,實現智能客服、智能運維以及應急指揮等多種功能應用。截至目前,已經有多地軌道交通企業和交警單位在對“知行大模型”進行接洽測試和本地部署試點。
此外,佳都科技將與中國信通院、清華大學(智譜)、中科院信通所等單位共同建設國家工信部人工智能大模型產業公共服務平臺,該項目是國家工信部首個國家級大模型重大專項,公司是廣東省和全國智能交通行業唯一參與企業,標志著公司人工智能研發實力和應用水平受到國家認可。目前,平臺建設工作穩步推進,建成后將面向大模型建設企業、應用企業、政府部門、個人開發者等,提供社區運營、工具支持、數據集開放、大模型測試、智能生成內容監測、智能生成內容標識、培訓等 7 大類服務。未來,該項目將促進佳都科技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加快通用人工智能行業大模型核心技術、新產品研發和創新生態建設。
牽手行業巨頭合作伙伴
推進聯合研發“AI+交通”新品
公司高度重視與上下游重要合作伙伴的緊密合作,今年9月,公司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在東莞松山湖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此次戰略合作協議的簽署是公司與華為悠久合作歷史中的“重大升級”,此前佳都科技已經是華為領先級ISV(獨立軟件開發商),與華為鯤鵬、昇騰、鴻蒙體系開展并取得首批兼容性互認證,搭載華為國產計算設備和佳都智慧城市軟件的各類項目已經在多地落地。本次簽約后,雙方未來將深化人工智能大模型、深度學習算法、訓推一體計算終端、AI計算芯片等產業高價值領域的合作,共同研發面向智能軌道交通和智慧城市交通的“聯名款”產品和聯合解決方案,互相開放雙方的優勢市場渠道資源,共同賦能城市交通智能化建設與治理。
未來,公司將聯手華為、云從、思必馳等合作伙伴持續推進“知行大模型”在各地地鐵、交警、交通樞紐等場景的應用;同時積極探索以城市大腦數字底座為核心、結合AI大模型技術挖掘大數據價值的新模式,讓大模型在技術架構、算法訓練、能力測評、安全應用等方面構建起的技術優勢可視化,真正抓住人工智能技術跨越式發展的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