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4-20 | 網站首頁 | 返回舊版
用戶名 密碼 新用戶注冊 | 忘記密碼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正文

『洛陽』印發交通強市實施方案 推進軌道交通網建設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3-11-06  來源:洛陽發布  瀏覽次數:869

11月3日消息,洛陽市人民政府辦公室日前印發《洛陽市高水平推進交通強市建設實施方案》。推進軌道交通網建設。統籌銜接干線鐵路、城際鐵路、市域(郊)鐵路、城市軌道交通等,推進軌道交通“四網融合”。爭取建成呼南高鐵焦作經洛陽至平頂山段,形成“十”字形高速鐵路骨架。爭取建成三洋鐵路,積極謀劃洛陽至十堰鐵路進入國家鐵路網規劃,進一步完善普速鐵路網布局。結合大型物流園區建設,適時推動鐵路專用線進企入園。統籌開展聯通鄭州、焦作、濟源等城際鐵路和以洛陽為中心輻射城市組團間的市域軌道網規劃研究,適時啟動項目建設。積極推進城市軌道交通線網建設,加快實現網絡化運營。到“十四五”末,力爭高(快)速鐵路新增運營里程超過100公里,總運營里程突破200公里。


附全文:

洛陽市高水平推進交通強市建設實施方案

為深入貫徹落實《交通強國建設綱要》和《河南省加快交通強省建設的實施意見》,加快建設交通強市,更好發揮交通“開路先鋒”作用,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河南時的重要講話和關于交通運輸工作的重要論述精神,按照交通強國建設部署要求,著力構建綜合立體交通網絡,著力推進綠色轉型,著力完善運輸服務品質效率,提升我市交通樞紐能級,加強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建設,增強集聚輻射能力,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為建強副中心、形成增長極、重振洛陽輝煌當好現代化的開路先鋒。

二、工作目標

到2025年,全面建成洛陽第二繞城高速,我市與周邊省轄市基本實現以高鐵或城際鐵路直接連通,與市域內組團縣區之間以快速通道直接連通,市域內相鄰縣區間實現以高速公路或一級公路為主,二級公路為輔的“一主一輔”雙通道連通。

到2035年,基本形成以洛陽為中心,連通相鄰地級市的1小時交通圈,通達中原城市群所有地級市的2小時交通圈,覆蓋全國重要城市群的3小時交通圈。形成安全、便捷、高效、綠色、經濟的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鐵路、公路、水運、航空等各種運輸方式“能力充沛、結構合理、一體銜接、安全高效、智慧綠色”,連接東中西、輻射海內外的開放能力全面提升,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地位持續提升,率先實現“人享其行、物優其流”。

三、重點任務

(一)構建立體互聯銜接順暢的綜合交通體系。以服務中部地區崛起、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國家戰略為主,以支撐洛陽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建設,充分發揮引領全省發展引擎作用為目標,構建承東啟西、連南貫北、八向輻射的綜合運輸通道,基本形成以洛陽為中心的“兩環四軸三廊”九大運輸通道,實現各種交通方式統籌一體布局和高效銜接,加快構建布局完善、立體互聯的綜合立體交通網。

1.完善航空網絡布局。重點實施機場功能完善提升工程。全力推進洛陽北郊機場改擴建工作,將洛陽北郊機場打造為中飛院北方訓練網絡核心機場和旅游干線機場。進一步加密覆蓋國際國內航空網,增強航線覆蓋面和國際航線通達性,努力構建功能完善的航空運輸體系,支撐國際人文交往中心功能發揮;拓展強化口岸貿易、現代物流等發展內容;改善綜合交通樞紐內部換乘換裝設施,提升綜合交通運輸銜接效率。推進通用機場基礎設施建設。結合低空旅游、農業作業、應急救援等需求,科學謀劃洛寧通用航空機場,2023年建成投用洛陽龍門(萬安)通用機場。

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市發展改革委、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交通運輸局、市生態環境局、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洛陽北郊機場公司、文旅集團、軌道集團,相關縣區政府

2.推進軌道交通網建設。統籌銜接干線鐵路、城際鐵路、市域(郊)鐵路、城市軌道交通等,推進軌道交通“四網融合”。爭取建成呼南高鐵焦作經洛陽至平頂山段,形成“十”字形高速鐵路骨架。爭取建成三洋鐵路,積極謀劃洛陽至十堰鐵路進入國家鐵路網規劃,進一步完善普速鐵路網布局。結合大型物流園區建設,適時推動鐵路專用線進企入園。統籌開展聯通鄭州、焦作、濟源等城際鐵路和以洛陽為中心輻射城市組團間的市域軌道網規劃研究,適時啟動項目建設。積極推進城市軌道交通線網建設,加快實現網絡化運營。到“十四五”末,力爭高(快)速鐵路新增運營里程超過100公里,總運營里程突破200公里。

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交通運輸局、市生態環境局、軌道集團

3.加快高速公路網絡體系建設。著力實施高速公路串線成網工程,提高路網覆蓋深度,強化中心城市輻射帶動,到2023年底,建成欒川至盧氏高速,2025年底建成濟源至新安高速、沁陽至伊川高速、鄭州至洛陽高速,加快澠淅高速洛寧至嵩縣段、永靈高速嵩縣至汝州段、嵩縣至內鄉高速公路、三門峽至洛寧高速公路等項目前期工作,著力構建“三縱三橫三環”高速公路網絡。以洛陽市繞城高速出入口加密為重點,在現狀高速公路上新增一批出入口,增強對沿線鄉鎮、景區等的服務能力。至“十四五”末,力爭高速公路新增通車里程超過400公里,通車總里程達到1000公里,實現市域內縣縣通雙高速。

責任單位:市交通運輸局、市發展改革委、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生態環境局、市林業局、市文物局

4.加快普通國省干線公路建設。以干線公路繞城改造、打通市際縣際斷頭路、提升旅游路、次差路提質升級工程為重點,提升干線公路與縣城、4A級以上景區、高速公路出入口等重要節點和樞紐的一體化銜接水平,提升全市公路路網品質結構,圍繞副中心城市外聯公路任務及重點縣繞城公路改造,實施G208二淅線洛陽繞城(伊濱區至伊川城區段)改擴建工程、新建G208二淅線洛陽黃河公鐵兩用特大橋及引線工程、S240濟鄧線吉利特大橋引線工程(洛濟快速通道)等重點項目,力爭2023年底前開工建設G208黃河公鐵兩用特大橋,至“十四五”末,力爭普通干線公路與重要節點通暢水平全面提升,二級及以上占比由67.9%提升至75%以上。

責任單位:市交通運輸局、市發展改革委、市文物局、市財政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生態環境局、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市林業局,相關縣區政府

5.加快實施內河水運提升工程。完善公共基礎設施保障,開展在用碼頭規范化改造,增設便民服務設施,提升安全監管能力,增加客運碼頭安全監測設備,對重點船舶和重點水域、重點碼頭、渡口、航道實施有效監控;2024年12月,建成小浪底庫區港航工程,至“十四五”末,力爭IV級及以上航道里程達到65公里。

責任單位:市交通運輸局、市水利局、市發展改革委、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生態環境局、豫西黃河河務局

6.加快構建“三縱三橫”城市快速路網。完善城市主干路網,完善“六縱六橫”城市主干路網體系,2024年春節前建成玄武門大街提升改造等工程;構建“三縱三橫”城市快速路網體系,2024年建成西韓立交、南山大道西延等工程;聚焦交通擁堵點及出行難區域,2023年底前打通司馬光路、中信路等城市“斷頭路”,提升改造健康東路、政和東路等“卡脖子路”,完成九都路洛邑古城段等城市堵點改造工程,暢通城市道路“微循環”。至“十四五”末,形成城市區30分鐘通勤圈。

責任單位:市住建局、市發展改革委、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財政局、市生態環境局

7.推進貫通全域的旅游公路建設。打造貫通洛陽市全域的旅游公路網絡。深化交通運輸與文旅文創融合發展,構建“快進慢游深體驗”全域旅游交通網絡,按照專用性、安全性、智慧性和環境友好型要求,打造黃河古都、生態伏牛一號旅游公路。重點推進旅游公路干線支線建設,打通“最后一公里”末梢,規劃中國伏牛1號生態旅游公路主環線1條,聯絡線4條;微循環/支線18條,景區連接線32條;設置游客服務中心4處,驛站32處;打造精品項目4項。在有條件路段設置觀景臺、露營地、充電場站、慢行道,建設道路監測、天氣預警、游客導引等智慧交通平臺,形成“公路主體、服務設施、慢行系統、信息系統、景觀系統”五大系統。2023年底前,500公里生態伏牛一號旅游公路主環線貫通。

責任單位:市交通運輸局、市發展改革委、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生態環境局、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市林業局,相關縣區政府

8.推進“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著力實施農村公路連通融合工程,推動農村公路連通村組,強化與旅游、產業等融合發展。推動脫貧攻堅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以“四好農村路”建設為抓手,推進“四好農村路”提質擴面,建成廣覆蓋、深通達、高品質的客貨運輸網絡,逐步形成建制村到鄉鎮0.5小時和鄉鎮到縣城1小時交通圈。全力推進“鄉村振興交通先行示范村”創建工作,加快推進鄉村旅游公路建設,至“十四五”末,全市9個縣區創建成“四好農村路”省級示范縣,50%創建成“四好農村路”國家級示范縣。

責任單位:市交通運輸局、市發展改革委、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生態環境局、市鄉村振興局、市農業農村局、市林業局,相關縣區政府

(二)完善便捷高效、經濟舒適的運輸服務體系。打造便捷舒適的出行服務體系,加快城鄉客運公交一體化建設,加大公交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優化完善公交線網。著力提升軌道交通安全運營服務水平;打造經濟高效的現代物流體系,持續優化貨運結構,推動貨物運輸“無縫銜接”和“一單制”。完善城鄉配送體系,創新智慧物流運營模式,提升物流信息化、智能化、網聯化水平,穩步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9.推進城市公共交通一體化水平。加快完成洛陽市屬城市公共交通企業重組整合工作,推進城市公共交通一體化水平。立足群眾出行需求,以統籌融合為導向,大力完善城市公共交通基礎設施,提高公共交通優質服務覆蓋度,持續推動軌道交通與地面公交協同發展,城市內部交通與航空、鐵路等對外交通一體銜接,至“十四五”末,力爭實現體制機制、基礎設施、出行網絡、運營服務一體化,更好地引導市民低碳出行。

責任單位:市交通運輸局、市國資委、軌道集團、公交集團

10.著力構建均等化城鄉出行服務體系。大力推進城鄉客運服務一體化,深入推進“萬村通客車提質工程”,優化完善城-鎮、鎮-鎮、鎮-村三級城鄉公交體系;結合旅游景點分布,設置串聯景區的旅游公交線路;鼓勵發展預約、定制等個性化客運服務,有序推進城鄉客運班線公交化改造工作,打造以“公交化運營+班線客運”為主、以定制客運為輔的村村通客車“升級版”,推動具備條件的地區實施全域公交,提升城鄉運輸均等化服務水平。建立健全群眾可承受、財政可負擔、運營可持續的票制票價體系,構建普惠便民的城鄉出行服務體系。

責任單位:市交通運輸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生態環境局、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

11.構建多層級的客貨運物流樞紐體系。完善提升洛陽龍門站綜合樞紐功能,加快推進洛陽汽車站城市交通綜合體(TOD)項目,建成投用洛陽火車站綜合交通樞紐,謀劃機場等綜合交通樞紐。推動建設伊川縣汽車站,欒川縣城西汽車站、洛寧汽車站、新安北汽車站、白云山旅游客運站等縣級客運站。積極推動偃師、孟津、伊川等縣、區打造多個縣級綜合交通樞紐,構筑“一主多點”的多層級、一體化綜合交通樞紐體系,著力提升洛陽樞紐城市能級。推進東方紅(洛陽)國際陸港、華晟物流大宗商品物流園、洛陽綜保區等3個物流園區建設;加速完善中儲洛陽、國能黃河等7個物流園區,推動形成“3+7”綜合貨運樞紐體系;加密中亞、中歐班列(洛陽)開行班列,強化公鐵聯運,持續提升綜合貨運樞紐功能。推動建設一批客運站、物流網點和郵政網點融合發展的鄉鎮綜合運輸服務平臺,完善縣鄉村三級物流體系。促進綜合貨運樞紐在運能利用效率、運輸服務質量、運營機制可持續等三方面明顯提升,在提高循環效率、增強循環動能、降低循環成本中發揮積極作用,加速資金流、信息流、商貿流等高效集聚,爭取列入國家綜合貨運樞紐補鏈強鏈。

責任單位:市交通運輸局、市發展改革委、市商務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生態環境局、市郵政管理局

12.推進農村物流發展。引進國內外大型物流集成商,新實施一批國家城市綠色貨運配送示范工程;結合我市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目標,加大縣、鄉、村三級物流節點建設。以“資源共享、共同配送”為核心,協調建立供銷、公安、郵政、交通、商務等部門深度融合的工作機制;加快推進縣級中心園區建設,充分應用綜合運輸服務平臺、鄉鎮客運站、郵政支局吸引郵政快遞、電商、供銷、零擔企業入駐,實現“一站多能”;因地制宜推廣農村客運車輛代運郵件快件,開行“定時、定點、定線”的貨運班車,實現鄉村物流服務全覆蓋;建設農村物流信息平臺,實現貨源、車源的統一調配,研究推廣菜鳥驛站、村級郵政網點,健全快遞、物流“最后一公里”服務網絡。

責任單位:市交通運輸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公安局、市生態環境局、市商務局、市供銷社、市郵政管理局

(三)構建節約集約、低碳環保的綠色交通體系。打造低碳環保的綠色交通體系,持續推進運輸結構調整,倡導綠色出行,大力發展綠色交通工程,強化交通基礎設施生態保護污染防治和生態修復,加快推廣應用新能源及清潔能源載運工具。

13.推動交通運載工具綠色發展。加快車輛裝備升級改造,持續推進車型標準化,綜合利用財政支持、經濟補償、市場調節等手段,加快實施機動車國六排放標準,全面淘汰國三及以下老舊柴油貨車;至“十四五”末,實現除應急車輛外,城市建成區公交車、巡游出租車、網約出租車、載貨車輛、郵政用車、市政環衛車輛基本實現新能源化;縣區公交車、出租車基本實現新能源車輛覆蓋,嚴格執行污染物控制標準,強化港口和船舶污染防治;加快構建便利高效、適度超前的充換電基礎設施體系,加快城鄉公共充換電網絡布局,加快推進市管高速公路服務區充電樁建設,配合省交通運輸廳推動省管高速公路服務區充電樁全覆蓋工作。

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市發展改革委、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交通運輸局、市生態環境局、市郵政管理局

14.著力構建低碳化城市出行服務系統。優先發展城市公共交通,完善地鐵1號線、2號線軌道站點接駁設施,適時啟動二期建設規劃項目建設;鞏固國家公交都市建設成效,持續完善公共交通線網和場站布局,加快實施一批公交專用道和公交港灣站改造,合理發展定制公交、出租車、網約車、共享單車等輔助型公共交通,持續提升城市公共交通分擔率;合理規劃布局、加快推進建設城市公共停車場;加強城市交通擁堵治理,鼓勵引導綠色交通出行,至“十四五”末,主城區內“135”(1公里內步行、3公里內騎行、5公里左右乘坐公共交通)綠色低碳出行理念深入人心;城市內外交通高度融合,主城區與組團縣區快速直連,公交出行時間不超過1小時;公共交通服務群眾便利化出行的能力顯著增強,交通運輸與經濟社會發展實現緊密融合。

責任單位:市交通運輸局、市住建局、市城市管理局、市發展改革委、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公安局、軌道集團、公交集團

15.加強交通建設與管養領域節能降碳管理。堅持綠色低碳理念,高標準高質量建設高(快)速路、城市軌道等新開工項目。推動綠色低碳施工,實施全過程動態化管理。推行標準化設計,推廣實施新工藝、新材料、新技術,合理控制交通建設能源消費總量。鼓勵在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及運營中優先使用風能、太陽能等清潔能源。

責任單位: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交通運輸局、市生態環境局、市商務局、軌道集團

(四)構建智能集成的智慧交通體系。堅持以科技創新為引領、智慧交通為主攻方向,提升交通運輸行業科技智慧水平。

16.加快新型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國內外科技前沿,加快推進智能交通建設、服務、養護、管理等領域關鍵技術研發;推進高速公路ETC門架系統功能拓展等設施設備共享,積極配合建設鄭州至洛陽智慧高速公路工程,強化與主管部門溝通對接,積極探索收費站ETC自由流快速通行、隧道火災預警及氣體感知、洛陽市普通公路智慧公路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按照國家信息基礎設施戰略布局,推動骨干路網設施、客貨運樞紐與5G等信息基礎設施一體化建設和應用,開展北斗等衛星通信基礎設施在行業的融合應用。

責任單位:市交通運輸局、市發展改革委、市生態環境局、市商務局

17.推廣新技術新業態應用場景。推動“智慧公交站臺+公交車路協同+線網優化調度”建設,構建適應復雜交通網絡運營的精準智慧公交體系。結合路內路外停車資源,試點停車預約、停車誘導、室內導航和無感支付等停車信息服務,探索基于停車一張圖的智慧停車精細化管理服務模式。加快構建全鏈條、一站式的完整出行服務體系。加強出行信息共享,鼓勵軌道、公交、航空、鐵路、長途客運等運輸企業和互聯網企業數據互聯互通,優化整合全方式出行信息資源。構建支付體系快捷聯通、信息服務綜合一體的公共出行網絡。

責任單位:市交通運輸局、市發展改革委、市商務局

(五)構建文明法治安全可靠的保障體系。打造質量可靠的平安交通體系,加強建設工程質量安全管理,強化基礎設施管養,落實企業主體責任,深化行業安全體系建設,完善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提升交通運輸應急保障能力。打造規范有序的現代治理體系,探索推進綜合交通運輸體制改革,加快完善以“雙隨機、一公開”監管為基本手段,重點監管為補充,信用監管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健全完善交通運輸規章制度體系。

18.提升設施本質安全水平。一是加大交通基礎設施安全防護投入,持續推進公路安全提升工程、危橋改造工程和災害防治工程,增強基礎設施安全防護能力,至“十四五”末,完成1200公里安全隱患路段整治工作,改造危橋、渡口、隧道超過1萬延米。二是完善“兩客一危”車輛和船舶安全技術裝備,加大農村客運車載衛星裝置、車載視頻監控設備推廣應用。三是推進精品建造和精細管理,深入開展施工標準化、“品質工程”創建活動,提升工程質量安全水平。

責任單位:市交通運輸局、市商務局

19.完善交通應急救援體系。建立健全跨方式、跨部門綜合交通應急管理體制機制,完善應急預案體系、應急指揮體系、應急監測預警系統;完善公路交通應急物資儲備體系與調運制度,健全道路運輸應急保障車隊,加強應急救援專業裝備、設施、隊伍建設;提高對疾病蔓延、信息攻擊、恐怖襲擊等非傳統安全的交通應對能力。

責任單位:市交通運輸局、市應急管理局、市公安局、市衛生健康委

20.提高交通行政執法能力。繼續推進公路領域綜合執法、聯合執法、路警共建、非現場執法等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模式,持續開展貨運車輛超限超載整治行動;整合源頭、卡點、站點、車輛、道路運政及公安交警等信息資源,建立多點采集、在線聯動、實時追蹤、全域管控、閉環處理、失信懲戒一體化的交通運輸非現場執法綜合治理體系;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行政執法水平,建設運政、路政等部門的執法信息共享平臺,完善部門間執法聯動機制。

責任單位:市交通運輸局、市財政局、市應急管理局、市公安局、市衛生健康委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成立由市政府主要負責同志任組長的洛陽市建設交通強市工作領導小組,統一領導推動交通強市建設工作,研究重大事項,協調解決重大問題,推進重點任務落實;相關職能部門按照任務分工,明確責任、細化措施。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市交通運輸局,張捍衛同志兼任辦公室主任。辦公室主要負責協調推進工作,加強政策協同、工作協調、日常調度和監督考核,及時解決工作中的問題和困難,確保任務順利推進、圓滿完成。

(二)加強要素保障。優先將重點交通項目納入國土空間規劃重點項目建設清單,預留土地、生態環境等國土空間資源。完善政府主導、分級負責、多元籌資、風險可控的交通運輸資金保障和運行管理機制,對符合條件的項目加快專項債券項目謀劃、工程建設和債券發行支出進度,探索建立國開行、農發行貸款等多種融資渠道,積極爭取金融機構支持,鼓勵社會資本參與投資,探索“交通項目+土地開發”“公募REITs”等新型市場化融資模式。加強交通運輸人才隊伍建設,推進交通運輸科技創新團隊和新型智庫建設。積極培育本土施工、設計、檢測等企業,為支撐洛陽交通強市建設提供“智力”服務。

(三)加強監督考核。強化動態監測,加強對本實施方案明確的發展目標、重點任務等落實情況的跟蹤、監督和考核。重點項目推進情況要納入全市交通運輸系統考核目標責任書中,并適度提高權重,對未完成年度考核目標的單位要實行一票否決,不得納入年度考核優秀等次,確保如期完成目標任務。

(四)營造良好氛圍。強化宣傳引導,樹立先進典型。圍繞我市交通建設成就和在引領社會經濟發展、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支撐鄉村振興等方面的作用發揮情況,充分利用傳統媒體和“互聯網+”新媒體,宣傳先進典型、成功經驗和成效,全面提升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交通強市建設工作的濃厚氛圍。

 
 
?

Tel:(網站)021-51603532;(會議)021- 51603528 51603599;(報告、手機報) 021-51603532;(定制)13482147664;Fax:021-51603552

 
国产美女精品裸色在线播放,乱精品一区字幕二区,国产白嫩极品白嫩在线观看,欧美日韩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一区二区经典在线播放 | 中文乱码在线播放亚洲 | 亚洲综合天堂Av网站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最新在线网址 | 熟女偷拍中文字幕视频 | 欧美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地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