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上午,深圳市軌道交通13號線PPP項目首列車接車儀式在內湖停車場隆重舉行,13號線PPP項目新列車以亮橙色為主色調,8節編組A型輕量化鋁合金車體,身披大紅彩帶正式亮相。這標志著13號線已具備車輛調試的工作條件,為后續的列車調試、設備聯調聯試等工作開展奠定了堅實基礎,為線路通車運營邁出了關鍵性一步。
深圳市軌道交通13號線PPP項目是支持后海中心、科技園片區、留仙洞總部基地重點建設地區發展的中部地區南北向骨干線。線路南起深圳灣口岸站,北至上屋站,全長約22.4公里,設站16座,其中換乘站12座。目前地鐵13號線PPP項目(含鋪軌工程,車輛生產及信號、自動售檢票系統、供電系統等機電設備建設)進展順利,軌道工程,深圳灣-科苑區段、百旺港大-上屋區段實現長軌通,科苑-深大站區間實現短軌通,正線軌道施工完成全線形象進度80%。供電系統,南段5個場站已實現35KV電通,南段機電系統安裝進度達70%。另外,電客車已有9列車完成生產,將陸續運抵深圳。
正式亮相的13號線列車是按照國際最高級別GOA4等級設計的全自動駕駛項目,車輛采用6動2拖8節編組A型輕量化鋁合金車體,最高運行速度達100公里每小時。司機室與乘客室采用貫通一體式設計,乘客可以通過列車前窗,觀看地鐵隧道內的“光影穿梭”。首列車于11月6日運抵深圳,經過吊裝、連掛,以及靜態調試和動態調試于今日正式亮相,后續車輛將在正線做非載客的列車調試和安全驗證。
深圳市軌道交通建設指揮部辦公室副處長李大洲表示,13號線PPP項目,是深圳市政府繼地鐵4號線之后,在新的歷史發展階段,再次成功引入港鐵落地實施的地鐵項目,為深港兩地落實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深港合作戰略提供了寶貴的實踐經驗,為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譜寫了經典范例。首列車到來的里程碑離不開各級領導各個部門的關心和幫助,離不開所有參與者的支持和努力,望各方繼續攜手,共同努力,為深圳軌道交通建設運營高質量可持續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港鐵中鐵電化軌道交通(深圳)有限公司總經理孟榮輝介紹,13號線作為連接深圳中西部地區的主干線路,對打造“軌道上的大灣區”和“灣區互聯互通”交通格局具有重要且深遠的意義,一期工程的建設始終堅持安全第一,如期保質完成的宗旨,開展各項工作。13號線PPP項目車輛設計理念吸收香港多年的建造及運營經驗,結合深圳創新之都的城市特色,以亮橙色為主色調,搭配現代設計元素,營造明快,充滿活力的乘車環境。車廂內整體風格與4號線有異曲同工之處,在多個方面體現以“乘客安全、方便舒適”為首要設計的原則,充分體現人性化、貼心服務的港鐵特色。
中車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鄧小軍表示,深圳13號線車輛充分融合了智能行車、智慧運維、智能服務等先進技術,基于全壽命周期設計理念,配置了健康管理智能診斷系統,通過第三方獨立安全評估,具備“智能、舒適、節能、高效、安全”五大特點。中車四方股份公司在江門設有生產基地并建立了全自動駕駛試驗線及控制中心,實現了車輛在廣東本地制造與調試,有效保障了車輛以最優的狀態、最高的質量、最佳的形象交付使用。接下來,中車四方股份公司將全面做好13號線PPP項目后續車輛的制造和運維服務工作,為深圳市民提供更智慧、優質、便捷的軌道交通產品與服務。
灣區融通,交通先行,隨著一節節軌道的延伸,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已在闊步奔跑的路上。未來,港鐵將積極融入大灣區發展乃至國家發展大局,運用港鐵四十余年的運營經驗,共同推進灣區城市軌道交通的聯通,為建設國際一流灣區及世界級城市群作出貢獻。
13號線列車介紹
“智慧”列車,更安全可靠
13號線PPP項目列車配備有行走的“隨車醫生”,帶有弓網監測、障礙物探測、走行部監測、健康管理等先進智能監測系統,可以實時監測多達2600項列車信息,實施100多個預警模型,方便運營人員實時把控列車運行狀態,讓列車運行更安全可靠。
在消防安全方面,采用最高等級的EN45545-HL3級別的整車防火設計,地板結構防火達到50分鐘,有效保障乘客安全。
最高等級全自動駕駛,更高效便捷
13號線為全自動運行線路,采用最高級別GOA4等級設計。車輛具有完備的安全檢測保障,包括被動式障礙物檢測、脫軌檢測等,車輛核心控制部件均達到國際安全等級要求,滿足全自動駕駛多種場景需求,全方位保障運行安全。
車輛采用先進的模塊化生產技術、大量應用鋁合金材料,整車更輕、更節能;車體涂裝采用的水性漆也更為安全環保。
3D環繞式空調系統,更舒適自如
13號線PPP項目車輛采用3D環繞式空調系統,送風量可根據車內溫度自適應調節,還可進行濕度控制,空調內加裝空氣凈化裝置,有效改善車內空氣質量,為乘客提供更舒適的乘車體驗。
全車采用加厚防寒材料、增加隔音墊、全鋪式復合地板,多措施提高車輛隔音降噪性能;車廂內照明設備配備自動感光功能,節能并可更好地提升舒適感,保證乘客乘車的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