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中鐵十四局承建的津濰高鐵津沽海河隧道超大直徑盾構機“津城一號”順利始發,標志著京津冀地區開挖直徑最大、掘進距離最長的高鐵盾構隧道正式開始掘進。
天津市副市長謝元參加始發活動并宣布盾構始發。
中鐵十四局黨委書記、董事長吳言坤參加始發活動,表示中鐵十四局團隊將發揮大盾構施工經驗和核心技術優勢,大力推進精細化管理,嚴格安全質量管控,持續推動技術創新,確保工程質量零缺陷、安全零事故、工期零延誤,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把津濰高鐵津沽海河隧道打造成精品工程、示范工程。
天津市交通運輸委員會、黨委書記主任王志楠,濱海新區副區長陳波,雄安高鐵公司副總經理苑春剛,中國鐵路北京局集團、津秦鐵路客運專線公司、中國鐵路設計集團、中鐵武漢大橋工程咨詢監理公司、鐵建重工等單位領導,屬地單位、黨建共建單位及參建單位的有關人員參加始發活動。中鐵十四局領導姜偉主持始發活動。
津濰高鐵起自天津樞紐濱海站,終至濟青高鐵濰坊北站,正線長度348.9公里,共設車站10座,設計時速350公里。其中津沽海河隧道全長約6.7公里,是津濰高鐵全線唯一的隧道,采用國產超大直徑泥水平衡盾構機“津城一號”掘進施工,最大開挖直徑達13.8米。
掘進過程中,盾構機將下穿液化性強的富水、軟弱地層等不良地質及中央大道立交橋、西南環鐵路、海河等一系列重大風險源,施工難度大。此外,隧道始發就要下穿具有近千年歷史的長蘆海晶鹽田,鹽池區域地層含鹽量高,腐蝕性離子含量約為正常地層環境的160倍,對盾構設備和鋼筋混凝土抗腐蝕性和穩定性要求極高。
為確保盾構施工順利推進,盾構機配備同步雙液注漿系統、主驅動伸縮系統及同步推拼系統,較傳統盾構施工效率最高提升40%。同時,中鐵十四局優化鋼筋混凝土配比,對盾構機設備進行防腐蝕改造,為盾構機管片涂裝防腐材料和使用全包防水工藝,可實現安全穿越高腐蝕性地層,保障隧道安全可靠及長壽命使用。
此外,津濰高鐵也是一條文化經濟交融的交通大動脈,天津楊柳青年畫和濰坊楊家埠年畫是中國“四大年畫”,天津有“風箏魏”、濰坊有“國際風箏節”。建設中,項目充分融入中國傳統文化和當地特色文化,“津城一號”盾構機采用“如意金箍棒”涂裝,與“津沽”諧音,寓意萬事如意、平安順遂,是中華傳統文化與大國重器的又一次創新性結合。
作為我國“八縱八橫”京滬輔助通道和沿海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津濰高鐵通車后,將為我國東部地區再添高鐵快速通道,分擔北京至上海之間的中長途客流壓力,有效緩解京滬高鐵運輸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