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5日,武漢地鐵12號線園林路站~團結大道站(文中稱園團區間),隨著“開拓者26號”盾構機刀盤、盾體順利接收,標志著該區間雙線成功實現“洞通”。這條全線長約3348米的區間高難度隧道,下穿既有線區間和車站,距離既有結構物最小凈距僅為2.1米,如同在人的動脈血管邊做手術。
這項“手術”的難度何在?武漢地鐵股份公司業主代表尹遠介紹,園團區間地處長江一級階地,富水粉細砂層,對盾構機掘進、隧道沉降要求極高。隧道上覆層厚度達35米,盾構最小曲線半徑僅為390米,且隧道最大坡度20.39‰,對盾構掘進姿態控制要求高。更為重要的是,盾構機始發即下穿換乘通道和地鐵車站等重構建筑物,并長時間穿越粉質黏土、粉細砂層等復雜地層,施工難度大,技術要求高,安全風險管控嚴,被列為武漢地鐵12號線重難點控制工程。
針對“手術”的高難度,項目部邀請業界專家咨詢及方案評審,經過多輪討論及專家論證,最終確定盾構機配置方案,并結合實際需求單獨設計,為此次工程量身定做兩臺直徑為6.8米的“開拓者號”泥水盾構機,保障盾構機在復雜地層的適應性和高效掘進。項目部還采用機器人自動監測系統,實時測量,將數據傳輸到地面監控室,武漢地鐵和施工單位中鐵一局專門成立技術攻關小組,實時對各類數據統籌分析,制定逐環掘進施工參數,為施工現場提供技術支撐,確保盾構機安全平穩推進。同時,利用運營天窗點進行人工測量數據復核。最終,盾構機實現了高難度精準穿越。園團盾構區間的“洞通”,為后續12號線實施盾構作業積累了寶貴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