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15小時的混凝土持續澆筑作業,1月31日晚上10點,隨著最后一塊頂板澆筑完成,標志著武漢地鐵12號線四新南路站主體結構順利完成封頂。
四新南路站地處漢陽區江城大道與四新南路交叉口,橫跨漢陽主干道江城大道,為地下三層雙柱島式站臺車站,明挖法施工。車站總長238米,寬23.5米,車站總建筑面積3.41萬平方米,共設置7個出入口、3組風亭。為了不影響市內交通,項目部在江城大道處的基坑上方鋪設一塊長58米、寬36米的鋼筋混凝土蓋板用于車輛通行。“開挖基坑時,由于路面有蓋板,我們可以從下面‘掏’土方,不用挖開交叉路口的路面,不影響地面交通。”武漢地鐵股份公司二級項目經理王斌介紹。
為保證施工安全,在車站基坑開挖前,項目部多次召開專題會,并邀請專家進行深基坑開挖論證分析,保證開挖過程中坑壁的穩定。施工過程中,項目部引進鋼支撐軸力伺服系統,通過系統這個“大腦”實時監測鋼支撐的軸力,指揮集成化泵站保持鋼支撐軸力穩定,給車站架起“鋼筋鐵骨”確保施工安全。
中鐵五局項目負責人介紹,蓋板底部距車站頂板僅1.2米,該段頂板作業空間小,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泵車無法進入施工區域,因此采用了地泵+天泵接力澆筑的方式解決混凝土澆筑難題。為確保澆筑質量,嚴格各班組工序之間的自檢、互檢質量要求,堅持“不滲不漏、內實外美”為目標導向,控制好每道工序,澆筑好每一板混凝土,打造高品質實體工程。
為高質量高效率完成施工任務,項目部加大了車站設備和人力投入,在施工高峰期,現場同時施工作業面最多達到10個,將近300名工人同時作業。同時,項目部設立10萬元質量安全生產獎,對安全技術工作有貢獻的施工隊伍和個人實施獎勵,充分激發地鐵建設者的內生動力。在項目部施工人員的全力奮戰下,車站歷經974個日夜的奮戰,保質保量完成了車站主體結構施工任務。
開局就奔跑,起步即沖刺。武漢地鐵12號線各個工點武漢地鐵建設者干勁十足、繁忙有序,在嚴寒冬日里呈現出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目前,12號線18個車站已相繼完成主體結構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