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2023年“藍天杯”高效暖通空調系統評價活動結果公布,天津地鐵4號線民航大學站“風-水聯動”智能環控系統被評為2023年“藍天杯”卓越節能技術項目(高效系統)。
環控系統是地鐵車站的通風、空調與供暖系統的統稱,是地鐵車站運營的能耗大戶,約占車站運營能耗的30%~45%。天津地鐵4號線民航大學站是天津首個高效機房應用站點,也是《天津地鐵車站暖通系統節能技術的應用研究》課題示范工程之一。天津地鐵集團與珠海格力電器強強聯合,在滿足車站內環境舒適性需求的前提下,挖掘環控系統節能潛力,進行自主研發,在天津地鐵首次應用“風-水聯動”智能控制技術。
天津軌道交通集團所屬地鐵集團第一項目管理部工程師王明豪介紹說:“該項技術應用了‘全局尋優風-水聯動控制方法’,針對天津本地的氣候、環境特點和地鐵環控系統多目標、多參數的復雜控制對象,研究安全可靠的節能控制模型,利用BIM技術及水力計算平臺對管路進行優化設計,通過系統自動控制和全變頻末端設備,實現系統在不同工況下的自動調節及各子系統之間高效運行的最佳耦合。同時,搭配負荷預測和前饋控制功能,解決系統供需難以最優適配的問題,使車站環控系統各設備始終保持在高效區運行,系統能效保持整體最優,實現系統全年綜合能效最高。”
“經第三方能效檢測,冷水機組制冷能效比為11.48,冷源系統制冷能效比為7.25,空調系統能效比為5.78,較傳統車站空調系統能效提升40%,每年可節省電耗約15萬度,折合減少約4萬噸碳排放,節能效果顯著。這對深層次推動地鐵車站環控系統節能降碳,為天津地鐵全面實現綠色低碳轉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王明豪興奮地說道。
據介紹,作為專注暖通空調系統實際運行能效的公益活動,“藍天杯”高效暖通空調系統評價活動自2019年開始已經舉辦了5屆,秉持“用數據說話”的原則,邀請來自科研、高校、設計、能源服務等多方專家參與評審,對參評項目均要求將實時數據接入“藍天杯”評審平臺,對項目的運行數據進行主客觀綜合評價,評價結果具有高度權威性和專業性,在行業內具有廣泛影響力。
天津軌道交通集團將繼續認真落實國家相關能源要求,進一步探索節能降碳技術研究,加強綠色智慧融合,激發科技創新動力,服務“三新”推動“三量”,不斷提升發展質量,為天津軌道交通高質量發展做出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