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位于吉林長春的中車長客股份公司轉向架事業部總成產線組,一臺臺正在組裝的轉向架排列在數字化智能產線上,滿滿的現代化高科技大工業生產氣息撲面而來。
“轉向架是列車運行的關鍵部件,過去采用人工檢查的方式進行質量監督,比較耗時費力,現在我們探索應用‘智能監控系統’進行實時監測,通過AI視覺識別、大數據分析以及模型計算等技術,對人員操作、設備、物料等方面的狀態進行自動捕捉和分析,防范潛在的各類安全和質量風險”,中車長客流程與數字化部部長程繼輝介紹。
加快傳統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改造,是構建新質生產力的重要一翼。中車長客將數字化轉型作為企業發展的重要驅動力,大力推進產品研發數字化、用戶服務智慧化、生產運營數字化、經營管理一體化,積極為新時代東北全面振興注入新動能。
在中車長客大數據分析平臺的大屏幕上,記者看到,企業營業收入、凈利潤、應收賬款、存貨余額、現金流等各種關鍵經營數據一覽無余,點開每個數據都會顯示詳細說明,通過餅圖、折線圖、雷達圖等簡潔直觀的形式進行數據分析和展示。
“以前舉行經營分析會議,都是先通過各部門進行總結后匯總,再通過加工選出需要討論的問題,費時費力。應用大數據分析平臺后,各系統情況一目了然,管理者可以清晰掌握企業運行情況,直接開會討論分析問題,并做出科學決策。”企業相關負責人說。
數據是企業的無形資產,對于數據的分析和運用是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關鍵。2022年,中車長客啟動數據治理工程,通過數據治理保障數據清潔貫通,建設具有“系統集成”和“數據+建模”特征的大數據分析平臺,實現業務感知和互聯。
通過對數據的分析與應用,中車長客的經營品質和管理效能不斷提升。以轉向架總成產線組為例,產線設備利用率提升10%,運營管理成本降低10%,裝配周期壓縮35%,每年降低成本508.7萬,每年節約用水3 萬噸,用電5000度。
在2023第二屆數據治理年會暨博覽會上,中車長客以“數據為基、價值為魂、開拓高質量發展新格局”為主題參展,獲得眾多展會專業人士的好評,公司數字化建設案例《中車長客數據治理與分析應用》榮獲“2023 年數據管理百項優秀案例”。
經過信息化、數字化再到數智化的數字生態建設,中車長客邁出了數字產業化建設的腳步,為開拓新業務賽道提供堅實的技術支撐。
為滿足重慶市軌道交通車輛個性化的運維需求,中車長客為用戶量身打造了系統解決方案,建立了軌道車輛智能運維平臺,形成安全、可靠、高效、低成本的全產業鏈系列化的智能運維產品和服務。
“我們依托智能感知、采集、挖掘、分析,實現多專業關鍵設備的狀態監控、故障診斷分析以及維修管理,以數據駕駛艙的形式為車輛運營提供全圖總覽、運維監控、數據分析和運維支持。”中車長客流程與數字化部副部長王瑞卓介紹。
據了解,近年來,中車長客數字化轉型成果獲得國家和行業的充分肯定,通過了國家兩化融合最高等級AAA 級認證,在行內率先獲得DCMM 數據管理能力穩健級認證、ISO/IEC·27001新版信息安全管理體系認證、吉林省數字化轉型促進中心認證等。未來,該公司還將持續激發數字動能,全力構筑軌道交通數字新生態。